
外国民宿发展之窥见
民宿一词,其源自日本的“民宿”(音Minshuku),随着时间的变迁和地域的不同,民宿逐渐代表除了酒店外可以提供旅客住宿的地方,例如民宅、休闲中心、农庄、农舍、牧场等,都可以归纳成民宿类。
民宿这个名字,在世界各国会因环境与文化生活不同而略有差异,欧洲多是农庄式民宿(Accommodation in the Farm)经营,让游客体验农庄生活;美国多见于居家式民宿(Homestay)或青年旅舍(Hostel),不刻意布置的居家住宿,价格相对饭店便宜;英国则惯称Bed and Breakfast(BNB),按字面解释,即提供睡觉的地区以及简单早餐,价格会比一般旅馆便宜许多。
日本:发展精品化
据《全球华语广播网》日本观察员黄学清介绍,日本近年来大力发展旅游业,外国游客一年超过两千万,酒店无法满足需求的情况时有发生,政府对不符合旅游业法酒店管理规定的民宿发展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也使得遍地开花的民宿竞争日益激烈。
日本传统的民宿不仅是外国游客领略日本风情的重要旅游体验,也是日本本国游客的挚爱,这样的民宿主要在乡间以及风景区,房屋是传统的住宅,主人会为客人制作当地特色菜肴,充满家庭气氛,这种民宿常常比酒店还难预约到。
日本家庭经营的民宿,不仅热情周到,而且更加注重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宾至如归的感觉。
宾至如归的服务理念,发源于日本江户时代茶道家利休的七项原则。
不同于主题公园和豪华酒店,日本民宿客人追求日常生活中个性丰富的生活。据不完全统计,至2016年,日本的2.4万所民宿,既有以滑雪场为中心的山岳型民宿,也有以海水为主题的海滨型民宿和体育竞技型民宿,还有刚刚兴起的以绿色发展为主的农业民宿。
现如今,日本民宿已趋向“专业精品化”经营。平均每一间民宿有9.2个房间,可容纳38人,每家民宿平均住宿率为12.4%。由此不难发现,住宿率成长空间与民宿数量有此消彼长的关系。
个性化的民宿已然成为日本旅游文化的先驱。为迎接2020年东京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召开,日本政府出台了招揽4000万名外国游客的目标。而其中,发挥各地的民宿特色吸纳游客,正成为日本观光旅游的一部分。
法国:建立健全体系
在法国,尤其是法国南部,遍布着很多风格优雅,历史感十足的各种小镇文化。在那里,民宿之风自然也随处可见。
法国民宿的发展从简单的小农庄开始,经过数十年发展,民宿形态日益多元化,除了常见的依托农庄而建的乡村民宿之外,有毗邻城市中心的复古阁楼,甚至还有文艺复兴时期的神秘古堡。
全法旅游联合会高级顾问、法国著名乡村旅游专家菲利普·克里斯诺表示,法国民宿和传统宾馆有着极大的区别。环境上,民宿处于一个没有污染,没有干扰的环境;格局上,民宿可以是小的楼房或者农民住的小房子,有三到五个房间;氛围上,主客之间十分友好,互动频繁,民宿对客人来说就像一个家。
在欧洲,民宿在法律上讲是许可的。20世纪50年代,随着法国带薪假期制度的实施,民宿的住宿形式也应运而生,政府允许也鼓励有多套房子或房子里面有多余房间的房东为游客提供短租服务。
对于房东的出租行为,法国的法律是有明确规定的,如果短期出租累计总时间不超过4个月,房东不需要申报出租许可,获得的出租收入自觉申报纳税就可以;如果短租累计时间超过4个月,房东必须到当地政府去申请许可并且要注册登记,每个季度要申报收入并且缴纳相关的税费,这相当于职业性的收入。有些城市,比如巴黎还要到当地政府去申报更改住宅用途,否则自行长期短租,可能要面临按每天或每平方米1000欧元的标准来计算罚金。
目前,法国的民宿接待有专门的管理出租体系,运作十分成熟,并且还有专门的评级体系,与酒店的评级相似,但标志是麦穗,从一穗到最高五穗,每个级别都有相应的硬件配备。
法国每年都会编辑出版民宿指导,其中分布在全法国5.8万多个注册民宿的地点、配套介绍、联系方式等信息,游客也可以直接上网找,或者到当地旅游问询中心咨询。绝大多数的法国人外出度假首选的住宿方式就是民宿,因为方便又经济。
美国:民宿与共享两极分化
在美国,共享民宿的理念一直都有。《阿甘正传》里的人物阿甘的妈妈正是靠自家老房子接待一些背包客而养活着一家。这也是民宿客栈的雏形。
然而,民宿类住宿在美国一直面临着文化、监管政策等多方面的障碍,这导致了民宿发展比较缓慢。
在美国,由于市场规模太小,背包客和学生也往往不把民宿作为一个选择。据一家国际民宿连锁机构的内部数据显示,全美大约有360家民宿,其中260家被称为民宿,剩余100家被称为“类民俗”酒店——这个数量少得可怜。据悉全美境内,洛杉矶的民宿最多,也就只有21家,纽约有20家,圣迭戈有15家,旧金山13家,迈阿密和火奴鲁鲁各有11家。
美国对于民宿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除了大家都认同的,民宿比酒店更便宜,经常使用类似宿舍的房间布局。所以很多房地产开发商都更愿意建造一座酒店而非民宿,因为他们对前者更熟悉。
因为很多人都不确定本地法律是如何规范民宿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民宿的缓慢发展。例如,纽约禁止酒店的一个房间同时接受3个以上、停留少于30个人的独立订单——这基本堵死了短租和青年旅社的路(青年旅社一般一个房间内可能是五六个独立订单,因为来自不同的人)。
正是民宿发展缓慢,2008年大名鼎鼎的共享住宿Airbnb平台就诞生在旧金山。最开始为了赚点外快,创始人将阁楼出租出去。在网站上发布包含地板上摆放的三张空气床垫的照片,以及供应家庭自制早餐服务的承诺。很快他们获得了3个租客,每位支付了80美金。
借助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Airbnb的发展经历,引发投资人与国际媒体的侧目。《财富》杂志曾在2012年撰文评论,“不管按照哪种衡量标准,房屋租赁网站Airbnb的发展速度都显得太快了些。短短4年间,这家公司已经新增了约500名员工,估值达到13亿美元,在全球各地都开设了办事处。不久前Airbnb又在旧金山开设了新的办事处,还需要再招募700名员工。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人们使用这一服务的盛况:每晚都有5万人住在通过Airbnb网站预订的房间里。”
2015年,Airbnb年在全世界190多个国家拥有一亿两千万个房源,平均每晚有40万人住在Airbnb提供的房间里。它还成为2016里约奥运会的房源提供商。
2017年7月,Airbnb跟传统的民宿预定平台比起来,更像一本旅行杂志。作为预定入口的“时间、地点”搜索框被简洁地放置在了最上层。而剩下整个版面都是来自全球不知名小镇的照片和特色活动,比如奥斯图尼的古堡、穆勒雷斯岛的树屋、塞利维亚的四月狂欢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