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法院前三季度执行到位金额771亿元

加大执行力度 助力疏解整治

 

  本报讯(记者赵春艳) 11月2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通报会,发布今年前三季度全市法院执行工作数据,并通报执行工作在助力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中取得的各项成果。

  据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杨越介绍,今年1-9月,全市法院新收执行案件158337件,同比增长34.1%,旧存22097件,同比下降7.01%;办结117093件,同比增长41.47%;执行到位金额771亿余元,同比上升53.43%;通过执行信息化系统为执行实施案件查询到各类财产信息653万余条,83457件执行实施案件通过查控系统查到了财产。

  据了解,截至9月底,全市法院依法稳妥办结涉及疏解整治工作的执行案件3001件,同比增长126%;累计腾退土地、房屋面积135.6万平方米;其中,办结房屋(场地)租赁纠纷1568件,涉疏解整治劳动争议案件585件,涉征收拆迁、拆除违法建设的行政非诉执行案件522件,涉城市副中心建设等重点工程建设案件264件。

  杨越告诉记者,“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是疏解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全面提升城市发展质量的重大举措。今年6月,北京高院出台了《关于为“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见》,依法保障“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顺利开展。

  杨越说,涉疏解整治的各类执行案件,尤其是涉场地腾退类案件,一直以来都是执行工作的难点,此类案件的形成通常有一定历史原因,长期未能妥善解决,案件执行往往带来后续的人员安置问题,牵涉到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执行工作的规模也比较大,容易牵一发而动全身,案件的妥善解决需要更多的时间和人财物力。

  在具体工作中,全市法院创新执行举措,强化执行质效、强化联动执行、强化集中执行、专业执行和团队执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通州作为北京副中心同时也是疏解整治行动的重要区域,通州法院开展了“夏日雷霆”执行攻坚行动,执结涉及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的执行案件891件,腾退土地面积730880平方米、房屋面积37500平方米。

  通州法院执行局局长樊守林介绍说,执行的腾退案件中,往往具有复杂的历史背景,涉及人数多,对抗情绪严重。对此,通州法院采取的对策是打破执行团队、执行庭室的限制,全局执行人员、全院司法警察化零为整、整体行动。

  丰台法院夜间冒雨执行3个半小时,顺利执结北京西站1500平方米地下空间疏解腾退一案,相关人员得到妥善疏导、安置;平谷法院依托京津冀三省五地司法协作机制,执结跨区域涉疏解非首都功能案件100余件,涉案标的达400余万元。

  据悉,下一步全市法院将深入落实十九大精神,继续贯彻市高级法院《关于为“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见》,把执行工作放到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思考、谋划,规范开展执行活动,依法文明执行,提高执行效率和效果,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和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积极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