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民警胡辛:钻研英语办案找到成就感

  在众多人看来,公安机关的出入境管理处就是办护照、港澳通行证的地方。然而,每年大量外国人来到北京旅游、探亲、就业……出入境管理部门中精通各种外语的中国警察为他们提供服务,甚至针对在中国违法犯罪的外国人,他们要利用语言优势开展侦讯。

  34岁的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出入境管理中队副中队长胡辛,2007年被分配到分局外事科工作,几年下来,他积累的警务英语对话达3万条,从各渠道收集了毒品药品、武器刀具、汽车零件、病理、化学等大量专业词汇,并把工作经验结合国外资料,出版了近40万字的《用英语办案》,该书成为一线警察用英语办案的实用指南,赢得赞誉。

涉外“嫌疑人”送来锦旗

  “在外国人面前,我们代表中国,执行的是中国法律。我们的样子,就是中国的样子。”作为涉外民警,胡辛一直记得师傅、老科长胡浩对他说的话。

  虽然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但胡辛学的是工商管理专业,硕士毕业时英语只是六级水平。工作不久,他深刻感受到在学校学习的英语知识与警务英语相去甚远,尤其是面对外籍作案嫌疑人,警察的用词和语气是否足够专业、有威慑力,直接决定办案的效果。

  为了掌握地道的警务英语,胡辛泡图书馆、盯网站、看原版英语警匪电影……他竭尽所能收集一切与警务英语有关的资料和信息,甚至动员在国外居住的亲戚帮他寻找当地警方向居民发放的各种宣传单,将上面内容拍摄下来用邮件发给他。

  入警之初,胡辛为了把英语升级为“专业英语”,下了一番苦功。2008年奥运会前夕,来北京的外国游客骤然增多,各种警务接踵而来,胡辛发现工作有些难以招架,便开始琢磨改善传统工作方法。他针对日常涉外警务遇到的问题,设计了“多国语言警务英语卡”,在纸上设计多个问题和选项,即使双方不懂对方的语言,民警只要在卡片对应内容上画钩,就能完成基本交流。这张卡片为基层民警第一时间处理涉外警情提供了便利工具,且沿用至今。

  2008年,胡辛因在外事警务工作中的出色表现荣立个人三等功。

  通常来说,嫌疑人给执法者送锦旗的情形并不多见,可胡辛收到了三面特殊的锦旗。

  2015年,他给一位签证过期100多天的外籍华裔妇女做笔录时,发现对方一直哆嗦,该女子称自己这段时间在生病。

  “如果这样的话,我就要调查您生病的情况。”胡辛直言,“如果您确属病重耽误而不是主观故意,根据行政法规定可以免予处罚。”

  胡辛为了落实情况,不停打电话、跑医院进行调查。从救护车派车单到转院证明,再到病历单,他拿到一大摞的材料后,依法对女子免除了处罚。事后,该女士给胡辛送了一面锦旗,上面写道:“热情服务,为民解忧”。

  20175月,美籍华人韦女士的儿子签证过期7个月,面临法律处罚。当时正值小长假安保,胡辛有忙不完的事情,可他还是把韦女士递交的100多页各类文件逐一核对,并依法作出从轻处罚。由于专业、耐心和热情感动了这对母子,韦女士在感谢信里写道:“我要用亲身经历告诉身边的人,中国现代政府工作人员的能力、水平,我为祖国有胡辛这样的警官而感到骄傲!”

  2017512日,韦女士特意给胡辛送来一面锦旗,上面写着八个金色大字:“秉公执法,情暖人心。”

  其实,每过一段时间,胡辛都会收到一些感谢信和锦旗。在他看来,每一面锦旗,每一封感谢信,每一句赞美,都意味着中国的样子在世界眼里变得更好。

  

编写40万字涉外警务工具书

  工作中,胡辛不仅要求自己尽善尽美,他还帮助其他涉外民警共同进步。

  为了制作《警务英语》课件,他四处搜罗国际警务用语,从各种渠道搜集积累了近3万条警务英语对话,并按照案(事)件的类型和场景进行归纳,结合实际工作制作成警务英语幻灯片,为协助一线单位做好案件中对外籍嫌疑人的询问,为涉外案件、纠纷的处理调解以及户籍走访等日常服务方面提供语言支持。

  2009年,业务能力日臻成熟、眼界逐渐广阔的胡辛有了一个更大的目标。国内一直没有一本实用型涉外警务工具书,有了大量的资料作后盾,胡辛决定啃这块硬骨头。

  “就想利用自己身处首都的优势和平时实践积累的经验,编著一本系统化的实用警务英语,为提升中国涉外警务贡献自己的力量。”胡辛坦言。

  写一本专著,这对有繁重工作的人来说难度很大。为了编写《用英语办案》一书,他对自己进行了严格规划:每天至少学习2个小时,周末两天不少于5个小时,节假日和年休假全部被编写工作占满。冬天,为了阻挡困意,他坚持少吃晚饭、少穿衣服。劳累的时候,他给自己冲杯咖啡提神。即便是值班或出完勤务和现场,夜里1点半坐到桌前,他也必须看到3点半,不向困意妥协。

  此外,胡辛经常周末跑到大学自习室学习到关门。长年累月,寒来暑往,他做的笔记放满了书柜。有一次半夜,他突然想到一个不明白的汽车专业用语,连夜起床开车回队里资料室核对。

  20114月,胡辛编著的近40万字的《用英语办案》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出版,并赢得广泛赞誉。

  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涉外民警给胡辛写信,感谢他带来实操性很强的教程,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地方的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涉外案例有限,如果没有胡辛的书,要靠民警在实践中摸索,也许还要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