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临猗法学会服务全县法治建设
本报讯(记者田雄 通讯员吉晓鹏) 成立于2012年的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法学会,被誉为当地法治建设不可或缺的一支主力军。一个县级法学会为何如此受关注?5年来,他们在推进该县法治建设、法学研究、法律服务等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绩。
近年来,临猗县突发了几起刑事案件,县法学会提出应在全县开展“尚德孝,讲法治,保平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这一提议得到县委宣传部、公安局的重视和认同,于是,由法学会牵头,组织公安干警、司法行政干警组成专职宣传队深入农村,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今年春季,临猗县有条件的乡镇、农村都组织了“花郇果都·多彩临猗”乡村游。县法学会协同公安干警、司法行政干警利用这一机会,送法下乡,让群众游花海,学法律。
据了解,自2012年临猗县法学会成立以来,已经组织政法部门开展大型送法下乡活动60余次,发放法治宣传资料10万余份、“一村一法律顾问”服务卡5000多个。群众反映说:“法学会让法治之花开遍峨嵋上下、涑水两岸。”临猗县法学会今年积极参加了“第八届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法治论坛”“第十届中部崛起法治论坛”等活动。
法治建设关键在领导,重点在群众。临猗县法学会组织全县学法活动从县委中心组着手,主动征求领导的意见,多方了解县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根据领导要求、工作需要,安排中心组的学法内容,指定辅导教师,使县委中心组学法活动形成制度化。同时,他们积极与县委党校、政府、人大、政协联系,将法学课程融入干部培训计划,使之经常化、规范化。今年9月以来,法学会的普法宣讲团已为全县科级干部等培训班讲法3场。今年内,普法宣讲团组织开展了“法治进校园活动”,截至9月,已开展活动3次,讲法治课5场。
今年6月份,临猗县法学会走进黄河岸畔的角杯乡,在吴王村多次和传统文化“桌子戏”的民间传承人座谈,以法律知识为主要内容编演了“桌子戏”《邻里之间》,群众在惟妙惟肖的表演中学到了法律知识。
临猗县法学会还利用微电影宣传法律。该县教科局拍摄了《校园风波》,公安局拍摄了《冲动的代价》,司法局拍摄了《老田的遗嘱》,发改局拍摄了《老王头三进猗氏城》,住建局拍摄了《春满郇阳》,文化局拍摄了《假记者现形记》。这些微电影多方面、多角度讲述了各类法律知识。
临猗县综治工作的一大亮点是,充分发挥“两会一队”作用,强化群防群治工作,临猗县法学会围绕该县综治中心工作,针对“两会一队”建设,组织社区绘制了法治文化墙4000平方米,设立法治文化宣传栏1000多块,并深入农村指导“两会一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