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法学家做政府与学界的桥梁纽带

  在过去3年浙江省政府法律顾问履职过程中,法学专家们积极发挥作用,做政府与法学法律界的桥梁纽带,将法律顾问平台变成法学研究的“绿色通道”。

 

  2017823日,浙江省政府举行法律顾问聘任仪式,牛太升等9名法学法律专家从省长袁家军手中接过聘书,被聘为浙江省政府法律顾问。这9名法学法律专家中有6名是在浙江省法学会系统担任职务的法学专家。

3年前,浙江省政府首聘牛太升等7名法律顾问,其中5名是在浙江省法学会系统担任职务的法学专家,其中的4名今年被续聘。在过去3年省政府法律顾问履职过程中,法学专家们做政府与法学法律界的桥梁纽带,不仅有力助推法治政府和法治浙江建设,而且法学会的职能作用也得到彰显。

运用平台促法学研究

  牛太升是连续两届受聘浙江省政府法律顾问的法学专家,也是浙江省政府法律顾问的领军人物。20142月,时任浙江省法学会副会长和学术委员会主任的他被聘为浙江省政府法律顾问的法学专家。另外两名受聘的法学专家——浙江省社科院副院长陈柳裕和浙江大学法学教授章剑生,分别是省法学会副会长和浙江省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会长。还有一名法律专家浙江省律师协会会长章靖忠是省法学会副会长。

  20156月,浙江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全面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的意见,今年7月,浙江省政府重新修订了省政府法律顾问工作规则,规定省政府法律顾问队伍由法制机构人员为主体,吸收法学专家和律师参加。

  根据规则,省政府法律顾问的职责主要是:为省政府的重大决策提供法律咨询意见,参与省政府立法项目的研究、论证和重要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工作,参与省政府重大行政复议案件、疑难信访案件的研究讨论,协助省政府处理重大涉法事件,起草有关法律文书或法律意见书,以及对涉及省里的社会公共事件提出法律意见和建议等。法律顾问可以应邀列席或参加省政府有关会议。

  浙江省省长袁家军支持法律顾问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发挥作用。他希望各法律顾问围绕省政府中心工作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服务大局献良策;加强学习、提高能力,追求卓越做表率;要当好政府与法学法律界的桥梁纽带,推动浙江省法制队伍建设再上新台阶。

  “省政府法律顾问是一个法学研究和成果应用结合的好平台。3年来我们一直在探索和实践,如何把法学会工作与法律顾问工作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法学会的职能作用,运用全省法学法律工作者的智慧,助推法治政府和法治浙江建设。”牛太升告诉本社记者。在牛太升看来,省政府法律顾问平台是法学会研究成果的应用平台,法律顾问围绕省政府中心工作、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所提的意见和建议许多来自全省法学研究成果的提炼总结。

据浙江省法学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会长陆剑锋介绍,省政府法律顾问中的省法学会成员都是省法学会推荐的,这些成员是学术研究的权威和分管领导,很多时候是以法学会名义牵头组织开展法学研究活动。“最近几年,省法学会年度研究课题中有关法治政府建设和依法行政的课题明显增加,占总量的三分之一多,从而把省政府的需要带到法学研究中去。”陆剑锋表示。

  牛太升在首次受聘时送给时任省长李强一副对联。这副对联是:“三改一拆、四大战略、五水共治,不离法治方式;易制变法、积极适法、规范执法,都是改革保障。”其中的“三改一拆”“四大战略”“五水共治”,正是浙江省改革发展的大局和中心工作。

  3年中,浙江省法学会关注大局,围绕中心,每年组织数十个法治浙江方面的课题和众多法学研究活动。通过与各部门研究团队的紧密联系,以法学研究成果为资源,有丰厚的理论支撑,把“三改一拆”“五水共治”视为系统的法治工程项目去分析、谋划、设计,主动提出法律意见和建议,以供决策参考。

  比如,针对基层在推进“三改一拆”行动中一些涉及法律的问题,牛太升等5名法律顾问依据法学研究成果有针对性地提出5个方面法律意见和建议,时任省长李强批示后作为文件下发到相关厅局落实。

改革潮头见法律智慧

  近年来,浙江省各项改革不断深化,改革中的许多热点难点问题需要法治引领和实施。“政府法律顾问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为重大改革举措提供法治方式的设计、实施、评估,在改革与法治的结合点、切入点、着力点上提供专业意见,奉献法律智慧。”牛太升告诉本社记者。

  浙江省近几年持续开展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是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制度载体,有若干先行先试的法治问题。“落实‘两山’精神的法律制度就是解决农权问题,通过系统的法律制度制定实施,使绿水青山持续不断地释放出它的财富价值和文化价值。”牛太升表示。牛太升、陈柳裕等法律顾问为此向省政府领导书面提出了9点意见建议,并积极推动实施。

  浙江省政府在深化改革中推出了一系列措施,法律顾问在对行政决策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中,会遇到一些社会争议较多的问题,如汽车限牌、房屋限购、互联网电子商务,网络金融、网约汽车管理等行政措施。

  “对这些措施,法律顾问不仅要指出什么不合法,还要提出怎样做才合法,要有改革的思维,为改革铺设法治的轨道和桥梁,这其中不仅要综合应用法律知识,有时还需要法治思维大智慧。”牛太升告诉本社记者。

  去年9月,浙江省政府出台意见,从101日起,全省各市、县中心城区出让或划拨土地上的新建住宅,全部实行全装修和成品交付。这个意见在出台过程中争议很大,法律顾问组在审查后出具了一份法律意见书。最终文件采纳这份法律意见书增加了“鼓励在建住宅积极实施全装修”表述。

  对改革措施出台后引发的争议和反响,法律顾问组更是用法治思维的智慧来解决。比如针对杭州市中级法院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可能对浙江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工作产生的负面影响,章剑生、牛太升、陈柳裕等向浙江省高院提出《关于法院受理涉及行政规范性文件行政案件的建议》,有效地解决了相关问题。

  3年来,法律顾问组围绕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中发现的问题共组织了17次论证会。此外还对23件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征求意见稿研究论证并提出意见建议近200条。

  “我们从支持和保障改革和发展的角度来理解和适用法律,而不是单纯是法律知识运用的问题,本着这一理念,我们帮助地方政府解决了一些改革中遇到的棘手问题。”牛太升告诉本社记者。

  法律顾问组还通过参与立法论证推动改革。3年来共参与了《浙江省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条例》等16件法规、规章的论证。其中,今年11日正式实施的《浙江省行政程序办法》就是章剑生带领浙江省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课题组参与了整个立法过程。

  法律顾问还紧扣新法实施,主动献言献策,比如在梳理出新《食品安全法》与政府职责直接相关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关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汲取民意助依法施政

  3年多来,法律顾问参与了若干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如“四张清单一张网”“浙江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标准”的设立与评估,行政复议制度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多跑一次”改革等等。

  在此过程中,法律顾问组广泛汲取民意,尤其是总结和提炼基层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在充分调研所产生的法学研究成果,这些接地气的成果汇聚了民意和智慧,最终成为推动法治政府建设的基石。

  浙江行政复议原来是双层申请、内部书面复议的方式,其缺陷是不能够让当事人充分表达和反映意见。法律顾问组根据民意参与和推动行政复议改革,充分调研后形成《关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挂牌‘行政复议局’的法律意见》报送省政府领导,使行政复议从内部书面化变成公开“公堂化”,这项改革已在浙江全面铺开。

  在这3年中,法学专家既参与各级法学会组织的法学研究,又以法律顾问身份与政府相关部门一起就深化改革、法治政府建设等搞专题调查研究,汇聚民意,形成意见,以提供决策或推动依法施政。

  在牛太升看来,法律顾问既是提出法学研究目标的通道,又是研究成果转化的通道,很实在,很有效果。“法律顾问所提的所有意见建议省领导都有批示,都有回音。”

  牛太升认为,做好法律顾问,最深的体会就是“三顾三问”,即顾法治、顾社情、顾民意,慎顾慎察;问改革、问发展、问平安,勤问勤答。“慎就是认真、谨慎、尽心,察就是明察,勤就是积极、主动,尽职。”

  浙江省政府法制办负责人认为,3年来,省政府法律顾问组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坚持问题导向,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建言献策,较好地发挥了政府法律顾问的参谋和助手作用,得到了省政府领导的多次批示肯定以及社会各方面的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