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驻警机制”服务经济建设
本报讯(通讯员张密 李兴文) 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公安局审时度势,创新警务机制、加快“放管服”改革力度,及时推出了“重点项目驻警机制”,分别在辖区内的三个中标单位项目部,建立了宁洱、同心、磨黑三个警务室。加强项目施工中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加强外来流动人口管理、强化危爆物品管理等工作,把服务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和维护地区社会稳定有机结合起来,受到施工单位好评。
“在整个铁路施工过程中,因为征地、弃土等,施工单位会和沿线群众产生很多小矛盾和小纠纷。驻警机制的建立,为我们解决了很多难题,加快了施工进度。”中铁十八局玉磨铁路站前12标项目一分部党支部书记覃业韬介绍。
“宁洱县公安局在社会管理工作中,创新警务模式,不断前移警务,深化公安改革。去年以来,结合‘玉磨铁路’‘宁江公路’等重点工程项目的开工建设,适时推出了‘项目驻警制’等一批创新型警务模式,全面深化公安机关‘放管服’,助推全县社会经济健康发展。”宁洱县公安局局长孙武介绍。
“项目部选址征地、修建进场公路和协调处理群众的关系,就是我的第一个任务。”王健是中铁十八局玉磨铁路站前12标项目一分部副总经理。“让我们想不到的是,项目部才落地,宁洱县公安局就主动上门服务,在项目部建立警务室,还派来了两位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的民警进驻警务室,随时帮助我们调解化解矛盾纠纷。警务室的入驻,在施工方和当地群众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大大减轻了施工压力,为工程顺利实施做足了服务。”
“项目施工到哪里,警务工作就跟进、服务到哪里。”这是宁洱公安推行重点项目驻警制、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创新举措。
近年来,宁洱县公安局坚持“发展不止步、服务无尽期”的工作理念,以平安建设、法治建设为切入点,主动做好“亲企、尊企、惠企、安企”四举措服务工作,全力为宁洱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和经济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