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贸试验区法治智库联盟在杭州成立
本报讯(记者孔令泉) 近日,在由浙江省法学会主办的中国自贸试验区改革方案法治保障研讨会上,全国15家知名高校自贸区研究智库联合成立中国自贸试验区法治智库联盟,并发出杭州宣言。宣言称,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创新,为破解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中的重大法治问题和难题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
浙江省法学会自由贸易园(港)区法治研究中心是此次智库联盟的发起者。15家全国知名高校的自贸区研究智库和上海市法学会、浙江省法学会的自贸区研究智库加入联盟。
据浙江省法学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会长陆剑锋介绍,中国(浙江)自贸区筹备运行以来,在制度创新、法制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应当看到,自贸区改革方案在浙江的落地实施还存在一些制度短板、法治瓶颈。比如,已经落地的改革措施普遍出现“碎片化”和“不协同”的问题,改革试点经验的“系统集成”和“复制推广”亟须法治保障;尚未落地实施的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和金融业等领域的“开放压力和风险测试”难度逐步加大,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政策创新及法制创新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大等,是各地自贸区建设中面临的共同问题。
在陆剑锋看来,这次全国11个自贸区所在地的法治智库专家齐聚杭州,共同探讨中国自贸区改革方案法治保障方面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并共同发起成立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法治智库联盟,既是推动自贸区法治桎梏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法治政府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实施的有益途径。期待各位专家学者勇于担当、积极建言献策,为中国自贸区建设的制度创新和法治保障贡献理论智慧,共同推动自贸区建设取得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法治成果,进一步彰显自贸区在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希望浙江省法学会自由贸易园(港)区法治研究中心积极学习借鉴各地的成熟经验,为中国(浙江)自贸区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智力支持。
法治智库联盟建立定期的轮值会议机制,每半年召开专题会议一次,时间定在每年的3月和9月,由法治智库成员轮流主办,第三批7个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法治智库优先主办,以更好地服务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战略实施。
当天,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国自贸试验区改革方案落地实施的法治难题与对策建议”这一主题建言献策,并就国内外自贸园区发展模式、智库发展模式以及舟山自贸港区发展路径等作了深入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