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仲裁高峰论坛举行
深化仲裁与司法合作 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本报讯(记者赵春艳) 9月20日,由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共同举办的“2017中国仲裁高峰论坛”在北京开幕。最高人民法院审委会专职委员刘贵祥出席论坛并致辞。他表示,要深化仲裁与司法的合作,促进仲裁在化解国际投资经贸争议中发挥更大作用,为“一带一路”建设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环境。
刘贵祥表示,今年是中国国际商事仲裁步入第七个发展十年的开局之年,又值《纽约公约》对中国生效30周年,仲裁事业面临机遇和挑战。最高人民法院将一如既往积极支持仲裁制度改革,采取多项措施,努力营造仲裁友好型的司法监督环境,促进中国仲裁事业的健康发展:一是出台相关司法解释,进一步统一仲裁司法审查程序和裁判尺度,深化司法公开原则,加强司法与仲裁的衔接与沟通,有效保障各方当事人参与仲裁司法审查程序的权利;二是继续支持自贸试验区仲裁机构依法开展仲裁制度创新,鼓励自贸试验区积极组织社会力量参与涉外纠纷解决;三是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仲裁司法审查案件的数据信息集中管理平台,为便利法官办案、确保司法公正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四是加强“一带一路”司法服务和保障机制建设,支持当事人自愿选择仲裁等非诉讼方式解决纠纷,提升中国仲裁机制的国际竞争力和公信力,为“一带一路”建设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据了解,此次论坛作为“中国仲裁周”的主论坛,还邀请了联合国贸法会亚太区域中心主任、迪拜国际金融中心法院首席大法官、国际商会仲裁院主席、瑞典斯德哥尔摩商事仲裁院前主席等作为演讲嘉宾。国内外主要仲裁机构代表和有关国家法官、专家、仲裁员、律师和工商界人士共计400余人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