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别山下的执行攻坚战
——河南信阳法院执行工作侧记
信阳中院党组书记、院长张新中在信阳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上作工作报告时说,执行难是现阶段法院执行工作的主要矛盾,直接关系司法权威和社会公信,我们要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决心,实现胜诉群众的利益,从而增强人民群众对法治社会、法治中国的信仰。
2016年以来,河南省信阳法院围绕“用两年时间实现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工作目标,在解决执行难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去年以来,共受理执行案件30904件,执结13992件,同比分别上升58%和50%,实际执行到位金额13亿元。
在今年河南省法院部署的“春雷行动”专项执行工作5项考核指标中,有2项指标居全省第二,1项指标居全省第六。
让生效的法律判决落到实处
“我是外地人,来信阳一次也不容易,我父亲卧病在床,经济条件也不好,现在外面租房子住,我没想到法院能这么快给我执行过来这么多钱……”
7月14日,信阳市浉河区法院召开“夏季雷霆”执行工作新闻发布会暨执行款发放仪式,申请人翟某某领到40万元执行款后这样说。
翟某某介绍了执行干警在执行工作中的细节,对执行干警们勤恳、认真的工作态度表示了衷心的感谢。
《信阳日报》首席记者段黎明在发布会结束后感慨地说:“这是我经历最感动的执行款发放,没有之一!”
今年高考刚结束,商城县法院执行局副局长杨传国接到了申请执行人小梁的报喜电话:“杨叔叔,谢谢您一直在背后默默地付出,让我圆了大学梦,我一定会好好学习,不辜负您对我的期望。”执行干警为了帮助患有小儿麻痹症的小梁拿到拖欠多年的抚养费,在50多公里蜿蜒崎岖的盘山公路上走了不下20趟。
8月3日,八旬老人宋某不顾夏日炎炎,在儿子的搀扶走进罗山县法院的办公楼,将一面锦旗送给了为其办案的执行干警李栋的手里,感谢他为自己拿到了1.3万元的赔偿款。
在相继开展的“百日风暴”“春雷行动”和“夏季雷霆”专项执行行动中,这样感人暖心的画面比比皆是。
“切实维护好群众的合法利益,让生效的法律判决落到实处。”这是信阳法院对人民的承诺。
科技为执行插上“翅膀”
与此同时,信阳法院进一步提高执行工作的信息化、科技化水平,以执行指挥中心为平台,用高科技手段打击“老赖”、助推执行,为提高执行工作效率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2013年8月,信阳市中级法院执行指挥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这是河南省首批开通执行指挥中心的法院,主要有收听收看四级法院视频会议、远程指挥、案件管理、失信惩戒、网络查控、网络司法拍卖等功能。信阳法院利用全国法院流程管理系统,在各重要节点均由指挥中心专人负责,利用网络查控系统和执行联动机制,通过悬赏公告、匿名举报等形式,及时查找可供执行的财产,对查找到的被执行人财产依法实行司法网拍。
2014年2月,信阳法院在淘宝网建立司法拍卖平台,至今共上传拍品2537件,成交1077件,成交金额2.1亿元,为当事人节省佣金1000余万元。在拍卖北京朝阳区的一处房产中,起拍价787万元,有2万多人围观,吸引全国各地20余人参与竞拍,最后以1200万元的价格拍卖成功。今年8月10日上午,信阳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乔新江到市中级法院执行指挥中心调研工作,对执行信息化建设情况予以肯定。
信阳法院还加快推进网络查控系统建设,积极推进对不动产、金融理财产品的网络查控。目前,信阳法院执行指挥中心已经与22家金融机构、证券中心、公安部实现对接,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查人找物”能力,努力实现“一网打尽”。截至今年7月,已经提交1万多条查询信息,查询到存款2.9亿元,改变了以往执行干警到银行登台临柜的查询方式,大大提高了执行效率。
6月21日,在潢川县法院“夏季雷霆”专项活动第四次集中执行行动中,首次出动无人机7架次,对执行现场进行全面掌控。
该案中,被执行人付某某开有一家养猪场,厂房十分大,院门口有摄像头、院内有2条大狼狗。在以往的执行现场跟踪拍摄记录工作中,执行干警利用手机同步拍摄、录制,但有很多失信被执行人有高墙、大院,执行干警多次前往都拒不开门,导致执行干警无法全面宏观地把握住整个执行现场的动向。
如今有了无人机,大大提高了围堵规避执行、抗拒执行被执行人的成功率。当天专项执行活动共执行到位金额27.7万元,司法拘留11人,扣押车辆2台,出动无人机7架次。
信阳中院执行局副局长付晓虎说:“以前基础设施落后,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干执行,拼的就是人力、体力,现在随着信息化的建设,技术含量越来越高,效果也越来越好了。”
以打促执,联合惩戒显成效
“被执行人徐某勇将法院裁定扣押的财产变卖,逃避执行,其行为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徐某勇到案后认罪悔罪,被淮滨县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两年。”
7月27日,在信阳中院召开的执行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13个拒不执行犯罪典型案例。从犯罪情节上看,这些案例中既有被执行人拒不执行判决、裁定,进入刑事追诉程序一审仍不履行判决、裁定确定的义务,被判处有期徒刑实刑;也有被执行人被刑事立案侦查后,主动履行义务,认罪悔罪,被从轻处罚判处罚金或缓刑的;还有将犯罪线索移送公安机关后,公安机关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不予立案、申请人向法院提起自诉后,法院以拒执罪最终判处缓刑的。
信阳中院发布这些典型案例,就是向全社会昭示,及时履行或协助执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是每个被执行人或相关协助人员的法定义务,任何心存侥幸,想通过非法手段逃避履行法律责任,甚至采取暴力手段抗拒执行的,都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4月13日,潢川县法院集中公开开庭审理三起拒执罪自诉案件,并当庭进行宣判,3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处刑罚。
该院院长郭长林说:“通过‘集中审理、集中宣传、集中教育’的形式,惩处一批,震慑、教育一片,让那些心存侥幸的‘老赖’们认识到:法律不容亵渎,与其逃避躲藏、机关算尽,不如诚实守信、尽早履行法院生效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
全市法院通过多次专项执行行动的开展,拒执等犯罪案件进入司法程序比例的大幅度提高,刑事打击的震慑效应逐步显现,执行过程中规避执行、抗拒执行的现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
聚合力,共同打造“诚信信阳”
信阳法院积极构建“党委领导、政法委协调、人大监督、政府支持、法院主办、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格局。
去年6月,信阳中院召开向执行难宣战动员大会,10位基层法院院长立下军令状。同时,信阳中院还出台《基本解决执行难实施方案》《基本解决执行难责任分解方案》等文件,明确了基本解决执行难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人。目前,由信阳市委政法委牵头,信阳中院和20家职能单位积极建立了执行联动机制。
在相继开展的“百日执行风暴”“春雷行动”和“夏季雷霆”等大规模集中执行行动中,两级法院院领导、执行干警和从各部门抽调协助人员放弃双休日、节假日,采取“子夜蹲点”“凌晨出击”“午夜突袭”“媒体追踪”等手段,取得了显著成效。值得一提的是,在“春雷行动”中,广大干警牺牲7天春节假期,共拘留、抓捕长期外逃失信被执行人783人,执结案件776件,取得全省第二的成绩,极大地震慑规避执行、抗拒执行行为。7月31日,“夏季雷霆”活动完美收官,全市法院实际执结案件2432件,执结到位标的13219.9492万元,发放执行款11518.5692万元,拘留760人次,移送拒执犯罪案323件。
距离全市法院系统兑现年底前“基本解决执行难”的承诺仅剩4个月时间,信阳法院争取在这场历史性的“赶考”中交出优异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