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法学家专题研讨“数字经济的垄断与竞争”

  本报讯(记者孔令泉) 近日,浙江省法学会竞争法学研究会在杭州举办“数字经济的垄断与竞争”专题研讨会,深入研讨我国反垄断领域变化趋势及反垄断执法状况。

  前不久,欧盟对互联网巨头谷歌公司开出了24.2亿欧元的天价罚单,刷新了反垄断史上针对单个企业的罚款纪录。就在欧盟重罚谷歌公司的一个月前,我国《网络安全法》甫一实施,“菜鸟事件”即引爆一轮有关中国互联网经济下大数据分享与垄断的激烈讨论。

  “菜鸟事件”是指,菜鸟网络方面称6月1日凌晨,顺丰突然宣布关闭对菜鸟的数据接口。顺丰认为,菜鸟有针对性封杀丰巢,背后实质是阿里方面以信息安全为由,要求顺丰、丰巢等加入到阿里云。因而在顺丰看来,“正是阿里方面不顾消费者利益体验,为了自己的商业利益封杀顺丰。”

  对此,国家发改委、网信办、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分享经济发展的指导性意见》,强调要按照“鼓励创新、包容审慎”的原则,坚持发展与监管并重。

  在浙江省法学会竞争法学研究会会长王健看来,欧盟重罚谷歌案件体现的传统垄断行为与新兴商业模式的结合,再次引起人们对于数字环境下竞争规则的思考。而在国内,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垄断与竞争问题必然以更为丰富和富含挑战的方式展现出来。

  在研讨会上,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邓志松以“欧盟重罚谷歌案解析”为题演讲,从案件背景入手,梳理了欧盟对谷歌的调查历程,分析了欧盟对谷歌的指控、谷歌的抗辩和欧盟的最终认定,以及欧盟处罚决定对谷歌的影响,谷歌案件带来的启示和对未来的展望。与会者由此对谷歌案件有了全面了解。

  王健在研讨会上对谷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作了更为深入的解读。他总结了全球范围内欧盟、俄罗斯、美国、韩国对谷歌反垄断调查和处罚的情况,对谷歌滥用搜索引擎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和谷歌安卓垄断案进行解读,对反垄断领域未来变化趋势进行分析。

  大成律师事务所律师戴健民介绍了大数据的发展与竞争变化。他以微博与脉脉、菜鸟与顺丰这两大案例为重点,分析了国内大数据及各大公司竞争的最新发展状况,并列举了国外的最新实践。

  与会者和3位主讲人就有关问题进行了互动探讨,主讲人分别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对有关疑问进行了深入解答。与会者认为,本次研讨会通过对热点案例的剖析,对我国反垄断领域未来变化趋势及反垄断执法具有启示和指导作用。

  这次研讨会由浙江省法学会竞争法学研究会和大成律师事务所、海龟谷创业服务有限公司共同主办。浙江省法学会相关部门负责人、浙江省物价局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分局工作人员、省内外高校教师以及公司法务、律师等人与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