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枪行动

  端起、与肩平齐、双手紧握、瞄准、射击……

  这样很威猛、很耍酷的样子,常常出现在影视剧中。然而,现实生活中,在我国私藏、私带枪支已经构成违法!

  根据枪支管理法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非法持有、制造、买卖、运输、出租、出借枪支,违反规定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涉枪违法犯罪对社会治安危害极大,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国家安全,我国对枪支实行严格管制的法律制度。通过公安机关多年来持续不断严打严控,持枪杀人、抢劫、绑架等严重暴力犯罪案件大幅下降,但是走私、制造、贩卖枪支弹药违法犯罪因受各种因素影响仍处于高发期。为此,公安部日前决定从718日起至今年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打击整治涉枪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多措并举,严打严控涉枪违法犯罪。

  除了高压严打涉枪犯罪,生活中,哪些持“枪”行为涉嫌违法,也亟须向大众普法。根据法律对枪支作出的明确定义,凡以火药或者压缩气体等为动力发射金属弹丸或者其他物质,足以致人伤亡或者丧失知觉的制式枪支、非制式枪支、猎枪、火药枪、气枪等都属于枪支范畴。根据刑法规定,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存储、持有枪支弹药,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此前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刘大蔚走私武器案”“天津老人赵春华涉嫌非法持枪案”等热点案件,给普通大众上了一堂深刻的普法课,只是代价过于沉重。

  放眼世界,在当前国际上暴力恐怖威胁日益严重、西方国家枪击案件频发的形势下,我国对涉枪犯罪的严厉打击和对枪支的严格管控,有效维护了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

相关报道详见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