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长春北郊监狱拓宽服刑人员回归社会“通道”
本报讯(记者葛优 通讯员王兴满) 为拓宽服刑人员回归社会通道,吉林长春北郊监狱充分利用和整合资源,做好教育改造服刑人员向外延伸,不断提高教育改造工作实效。
坚持从思想实际出发开展课堂化教育,拓宽回归社会的思想通道。认真开展认罪悔罪教育,借助省图书馆狱内分馆的便利条件,切实把《宪法》《刑法》《婚姻法》等作为“六五普法”教育的主要内容,引导服刑人员自觉守法。通过开办“狱内说法”广播、普法教育宣传栏,将抽象的法律条文与具体的案例紧密联系,让服刑人员学得进、记得住,促使其认罪悔罪、遵规守纪、积极改造,努力从“要我改造”向“我要改造”转变。
坚持从改造实际出发加强电化教育,拓宽回归社会的视野通道。根据社会的发展和监狱改造服刑人员的需要,不断丰富电化教育内容,既有行为规范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又有爱国主义教育和文化艺术教育,更有服刑人员劳动技能培训教育和时事政策教育。通过自行制作《服刑人员行为规范动漫专题片》,播放服装制作实践操作培训片、社会发展纪录片,使教育紧贴服刑人员改造和生活实际。
坚持从心理特点出发开展教育矫治,拓宽回归社会的心理通道。扎实开展入、出监教育与入监甄别工作,充分运用心理常识和科学量表测量等手段,结合服刑人员的犯罪性质、前科情况以及入监教育期间的改造表现情况对服刑人员的危险程度、恶性程度和改造难度进行综合评估,为服刑人员改造提供意见建议。针对重点关注罪犯,制定相应的心理矫治方案,实时掌握服刑人员心理发展趋向,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解决改造中的实际问题,促使其安心改造。
坚持从求职谋生出发开展帮教,拓宽回归社会的求职谋生通道。充分利用“双向联系”平台,引入社会教育资源,在帮教内容上,由原来单一的亲情型帮教向法制、健康、知识、技能帮教转变,把服刑人员最想了解的家庭和社会等信息作为重点内容向其提供。坚持把求职谋生作为职业技术教育的方向,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技术教育。与省职业技术学院长期开展联合办学,并通过考核发放技术等级证书,最终达到服刑人员刑满释放后都能掌握一到二门专门技能,为其刑释后的就业谋生打下坚实基础。在此基础上,定期举办狱内就业招聘会,真正做到既把服刑人员“扶上马”,又要“送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