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司法局多措并举全面提升公证便民服务水平
本报讯(记者张晓娜) 日前,记者从北京市司法局获悉,自今年6月10日起,北京市司法局对申请办理遗嘱公证时已年满70周岁的,免收公证费用。低保人员、无固定生活来源的重度残疾人办理公证,以及申办救济金、低保、给付赡养费和抚养费等公证事项的,免收公证费用。这是北京市司法局推出的16项便民举措之一。
近年来,为充分发挥公证的职能作用,提供优质高效的公证法律服务,化解潜在的矛盾纠纷隐患,有效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北京市司法局以人民群众公证服务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在便民利民服务上狠下功夫;以提升公证公信力为目标,在公证质量监管上真抓实干,全面提升北京公证行业管理和服务水平。
在加强公证质量管理的基础上,北京市司法局努力提升公证队伍执业素养。通过开展“规范执业执业行为提升公证公信力”教育整顿活动,北京市司法局不断加强公证员队伍的学习和教育,强化公证人员便民、利民、为民服务的理念。2017年上半年,北京市公证协会和各公证机构共开展各类业务培训和职业纪律执业道德培训10余次。建立和完善涵盖公证业务操作规范、公证质量检查评分标准、公证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和行业纪律处分等各个环节的监督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公证员的质量意识和风险意识,从源头杜绝违反程序办证和为不真实不合法事项出具公证书。
各区司法局结合目前老年人十分关心的遗嘱、继承、赡养等社会热点问题,倡导全市公证机构为老年人、残疾人开通“公证绿色服务通道”。例如长安公证处设立遗嘱中心、方正公证处设立党员绿色遗嘱接待制度等。在关注人民群众需求,持续推出公证便民利民服务措施的基础上,北京市司法局继去年推出10项公证便民利民服务措施后,今年又推出为7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办理遗嘱公证、为低保人员、无固定收入的重度残疾人免费办理公证、主动帮助当事人调查核实证明材料,网上申请办理部分公证事项等便民利民服务措施。70岁以上的老人按公益法律服务对待,免费办理遗嘱。需由本人或家属提供资料,经审查后进行预约,公证人员认为可以当场受理的,须经部门负责人审批。据了解,2017年前5个月全市公证行业办理遗嘱公证近2000件。
截至目前,北京市共有公证机构25家,执业公证员369名,分布在16个区。2017年前5个月北京市公证机构为公民个人、法人、其他经济组织等办理各类民事、经济公证事项56万余件,在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预防化解矛盾纠纷、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北京市司法局将继续完善公证机构便民利民服务措施、不断拓展公证法律服务的新领域、努力提高公证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证法律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