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寻根中华法治文明 探源丝绸之路起点
2017年“澳门与内地青年法律交流周”在西安启动
本报讯(记者冯雷 □王璐) 近日,由中国法学会、共青团中央主办,教育部、司法部协办,中国法学学术交流中心、中国法学会台港澳事务办公室、澳门特区政府法务局与西安市法学会承办的2017年“澳门与内地青年法律交流周”启动。来自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法学院的青年师生和澳门法务局的官员、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青年法官等60余人参加开幕仪式。中国法学学术交流中心主任尹宝虎、西安市法学会会长丁健、澳门法务局法律推广及公共关系厅厅长罗静萍分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和讲话。陕西省法学会专职副会长杨建军、西安市法学会专职副会长黄必方应邀参加会议。会议由西安市委政法委副书记赵夏主持。
丁健向来自澳门的青年朋友热情洋溢地介绍了西安,他说,追溯中华法治文明渊脉,西安曾在中国古代法治文明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中华法治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堪称中国历史上的“法治之乡”。站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新起点上,来自祖国不同地区,拥有相同法治梦想的两地青年法律学子相会在古都西安,探寻中华法治渊脉,共叙国家法治昌隆,这是一次思接千载、承古开今的寻根之旅。西安与澳门应当携起手来,创新合作模式,提升合作水平,共同开辟崭新的“一带一路”市场。在西安与澳门历史发展的黄金机遇期,两个城市的青年法律才俊相向而行,共论法治,这是一次面向未来、走向世界的扬帆之旅。
据悉,在交流周期间,为更好地向澳门政府官员和青年学生介绍西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展现西安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及法治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帮助澳门青年了解内地司法体制改革情况,直观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独特魅力,西安市法学会充分利用西安市法学高校云集,法律学术力量雄厚的优势,精心安排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学会交流与实地考察活动。
活动将邀请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杜豫苏作“内地司法制度与司法体制改革”讲座;西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院长刘亚军作“一带一路实施中的法律问题”讲座;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教授张翔作“民法典编纂及民法总则”讲座;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周剑虹作“西安的历史与文化”讲座。此外,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中青年法官代表、西北政法大学青年教师和学生还将与澳门官员和学生进行座谈交流,探讨“法律人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观察及意见”,加深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解认同,树立我国法治国家的国际地位与形象。
西安市法学会专职副会长黄必方告诉记者,“港澳与内地青年法律交流周”活动由中国法学会和共青团中央共同主办,司法部和教育部协办,香港、澳门相关部门参与,至今已成功举办9届。活动旨在增强港澳青年的爱国意识和民族自豪感,增强港澳青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果的认知和“一国两制”的理解认同。此次活动是“爱祖国、学法律、创和谐”青少年大型普法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港澳青年与内地青年开展法律交流、分享学术成果、增进双方友谊的重要渠道和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