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台州屡破特大通讯网络诈骗案
假“期货指导师”诱骗600多人,涉案金额达2.2亿元
以“期货指导师”身份网上诱骗,用女性头像聊天,与被害人建立感情,炫耀自己公司虚假的炒股、炒期货实力,从而让被害人慢慢陷入他们的圈套之中……近日,浙江台州温岭警方破获一起利用通讯网络实施诈骗的特大虚假期货交易平台案。实际上,今年四五月以来,温岭警方已经连续破获两起特大通讯网络诈骗案,在全国引起关注。
5月19日中午1时30分左右,两辆贵州省贵阳至浙江省温岭的大巴车,缓缓驶入浙江台州温岭市公安局大院,38名犯罪嫌疑人在民警的押送下走下车。
至此,温岭警方历时3个月,成功破获“2·20”特大通讯网络诈骗团伙,该案涉案金额达2.2亿元,涉及全国600多位受害人。这也是该市开展“打霸拔钉、治乱除患、护航发展”平安温岭2017系列行动以来,集中打击侵犯人民财产犯罪行为的一次重大行动。
记者获悉,该犯罪团伙于2015年注册公司,名为“一诺阳光”,2016年1月开始采用公司化运作模式,内部层次分明,雇佣员工冒充“期货指导师”,以高额资金回报为由,诱导受害人参与虚假原油、黄金等期货交易,实施诈骗。
记者了解到,这是温岭警方连续两个月来破获的第二起特大通讯网络诈骗案件。
老股民被骗百万元后报警
2016年7月1日,长期炒股的瞿某(男,51岁,温岭新河人)无意中在某网站看到一则关于金融投资指导方面的广告,后加入嫌疑人提供的QQ群,在与嫌疑人聊天的过程中被诱导至一原油期货交易平台开设账号。一开始瞿某用少量资金进行试水,发现能赚到钱,于是在嫌疑人的诱导下,4天内投入了158万元。在对方所谓的金融老师的指导下,瞿某在某晚买入了原油期货的产品,第二天全部亏光,剩下不到2000美金。2017年2月20日,瞿某发现被骗后向公安机关报案,共计被骗人民币158万元。
接到报案后,台州市公安局、温岭市公安局两级公安机关马上启动紧急止损机制,但因受骗时间较长,瞿某所有资金已被全部转走。
温岭市公安局合成侦查大队大队长翁敏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该平台是境外虚假网站,诈骗的资金和交易数据都是人为捏造的。“所谓的‘甜头’也没到你口袋里,只是账户上显示好像你盈利了,只要你钱一打进去,就已经到犯罪团伙的口袋里了。而现实中的期货交易平台,资金和交易是直接关联的。”
另外,嫌疑人用比较隐蔽的诈骗方式,比如聊天时用女性头像,与被害人建立感情,炫耀自己公司虚假的炒股、炒期货的实力,从而让被害人慢慢陷入他们的圈套之中。
1000个账号中
查出1个可疑账号
为尽快破案,温岭警方抽调合成侦查大队、泽国派出所、新河派出所、石桥头派出所等四个单位的精干民警成立专案组进行立案侦查,并由温岭公安局副局长胡正富任专案组组长,负责统一指挥专案行动。
专案组民警接案后立即从资金流、通讯流、网络流三个方向抽丝剥茧,追根溯源。但犯罪嫌疑人反侦查能力极强,专案组侦查屡屡碰壁。在资金流方面,嫌疑人利用空头账户进行多层转账,利用非实名注册的QQ号及虚假身份证认证的手机号与被害人进行联系;在网络流方面,犯罪嫌疑人还租用境外服务器,逃避打击。“嫌疑人在这三方面进行专业伪装,成为我们打击的一大难点。”翁敏强告诉记者。
专案组民警没有在犯罪嫌疑人的伎俩面前迷失方向,多次奔赴广东深圳和浙江嘉兴、宁波等地调查取证,并重新对资金流转涉及的每个账户的每笔流水一一核实。终于,专案组在1000多个账号中,发现了1个账户名为赵某的可疑账号。
经查,赵某是贵阳一家金融投资公司的股东。专案组民警立即飞往贵阳,却发现该公司早已搬迁。专案组民警三赴贵阳实地调查,最终查实赵某公司准确位置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区的某一写字楼内,并确定对象为一伙公司化运作的特大诈骗团伙。
蹲点20多小时终捣毁窝点
5月15日,在台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副支队长王凌志、温岭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大队长陈津健、合成侦查大队大队长翁敏强的带领下,温岭公安局调集了网警大队、技侦大队、巡特警大队、泽国派出所、新河派出所等相关部门警力共68人,前往贵阳进行统一抓捕。
两天仅休息5小时,参战民警克服各种困难,并在贵阳市某写字楼外蹲点守候20多个小时后,一举捣毁犯罪窝点2处,抓获犯罪嫌疑人38名,当场缴获作案电脑50余台、作案手机50部,扣押银行卡121张、电话卡50张,冻结账户200余个。
经初步审查,该犯罪团伙采用公司化运作模式,内部层次分明,雇佣员工以高额资金回报为由,诱导受害人参与虚假原油、黄金等期货交易实施诈骗。本案涉及全国各省市被害人600余名,涉案金额约2.2亿元。
屡破特大通讯网络诈骗案
记者获悉,台州市自今年开展“打霸拔钉、治乱除患、护航发展”平安台州系列行动以来,各市区县捷报频传。温岭市在破获“2·20”特大通讯网络诈骗团伙之前,还破获了一起同样性质的特大案件。
3月9日,温岭市公安局接到77岁市民赵某报警,称其去年6月接到一个来自北京的电话,对方自称国家扶贫办工作人员,说赵某是浙江扶贫对象,可以拿到25万元的扶贫补贴,并给了赵某另一个北京号码让其进行咨询。赵某信以为真,拨打了这个号码。对方自称是浙江地区扶贫项目的负责人,并告诉赵某确实可以领取25万元的扶贫补贴,但需缴纳10%的个人所得税,接着便让赵某以支付邮寄保健品货款的方式缴纳个人所得税。
在此之后,赵某陆续收到14个保健品快递,共计支付10.85万元。直至今年3月9日,赵某无法联系对方,并发现保健品为假冒伪劣产品时才知道上当受骗,随后报警。
经温岭市公安局调查,发现本案是一起典型的通讯网络诈骗案,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没有直接接触,仅通过电话使被害人上当,而且通过使用网络改号软件冒充北京归属地的电话号码实施诈骗。
侦查人员前往内蒙古、黑龙江、北京等6个省(市、自治区),对快递发货地址逐一进行实地核实,最终锁定陕西省宝鸡鑫泰安商贸有限公司为嫌疑对象。
4月19日,温岭警方在陕西省宝鸡当地警方的协助下,一举捣毁犯罪窝点2处,抓获涉案犯罪嫌疑人37名(女性25名、男性12名),当场缴获作案电脑21台、作案话机37台、网络改号设备4套,并扣押银行卡数十张。经初步核实,本案涉及全国各省市被害人300余名,涉案金额高达上千万元。
目前,上述两起案件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吴农长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