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取消“首届萤火虫文化节”

    近日,一则海南省海口市一度假酒店将举办“首届萤火虫文化节”的消息引发众多关注。该消息称,活动期间将聚集“数万只萤火虫点亮海口”,此举引发当地多个环保组织注意,随即有环保组织发文称“萤火虫对环境要求高,放飞就是放死”,呼吁对该活动进行抵制。近日,海口市林业局透露,该活动已被叫停,这批萤火虫从广西引进,未办理相关检疫手续。对此,有萤火虫研究专家介绍,盲目从外地购买萤火虫并在当地放生,有可能造成“生物入侵”,影响当地生态环境。

“萤火虫文化节”引发众网友质疑

    5月1日以来,海口当地多个自媒体平台曾发布消息称,“海口首届萤火虫文化节”将于5月12—14日晚在当地一酒店处举办,活动期间将有“数万只萤火虫与你零距离接触”。据了解,该活动成人票售价50元,学生票售价40元,女士可以免门票。消息发布后,引发众多关注。

    该活动同样引发当地部分环保组织的注意。5月10日,包括“海南松鼠学堂自然教育工作室”“海南观鸟会”在内的多个海南当地的环保组织联名发布“抵制萤火虫节”的文章,文中阐述,“萤火虫对环境要求高,放飞就是放死”,而盲目从外地引进数量巨大的萤火虫来办活动,有可能会“破坏千里之外的自然生态”。

    海口市林业局工作人员表示,该“萤火虫节”活动目前已被叫停。工作人员解释称,这批萤火虫是主办方从广西引进来的,入海南岛的时候需要检疫,但未办理检疫手续,也没有在林业以及其他部门办理相关手续。同时,活动承办方也证实,上述“萤火虫文化节”活动目前已取消。

购买外地萤火虫放生或影响生态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副教授、“守望萤火虫研究中心”主任付新华自2000年起,致力于萤火虫的考察与研究。他表示,萤火虫的生存时间只有7—10天,从外地购买的萤火虫如果被盲目放生,很可能因不适应环境造成萤火虫迅速死亡的情况。

    对于有商家自称养殖的萤火虫每只仅售数元一事,付新华表示,经过他们测算,一只人工养殖的萤火虫价格应该为30元左右,“萤火虫一年仅繁殖一代,数量有限,算上养殖需要的人工、水电和技术开支,售价不可能是几块钱一只。”他表示,部分商家自称为“养殖的”萤火虫很可能也是来源于野外捕捉。

    付新华在最新发布的《2016中国萤火虫活体买卖调查报告》中介绍,目前社会上已形成“活体萤火虫捕捉—收购—线上交易—线下大量批发配送—景区或公园萤火虫放飞”的产业链条。他们调查发现,2016年野外萤火虫捕捉区域主要集中在江西赣州,其次是海南屯昌以及云南西双版纳。

    付新华说,目前萤火虫并不属于保护动物,因此法律法规上的保护相对缺失,但萤火虫是环境指示生物,“它们的数量多少是当地环境好坏的一个符号。”他解释,大部分萤火虫是陆生萤火虫,喜欢湿润、生物多样性更丰富的环境,少部分水生萤火虫则喜欢聚集在水质较好的区域。此外,萤火虫对光很敏感,有光污染的地方萤火虫的数量也会有明显下降。付新华还表示,萤火虫可以算得上益虫,因为它们会“吃对环境有害的蜗牛”,有益于生态环境。

    在付新华看来,在同一个区域大规模地捕捉萤火虫会给当地生态带来负面影响,“抓了就没有了,釜底抽薪一样,会影响当地的生物多样性,甚至会造成当地的萤火虫逐渐灭绝。”而某一地区从外地大量引入萤火虫,一旦放飞后,也可能会形成“生物入侵”的后果。对此,他表示应该鼓励各地开展本地的萤火虫恢复计划,致力于当地的生态修复工作,当水和土壤越来越好,萤火虫数量自然也会增长。(摘自《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