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西城区司法局发挥“四个支柱”作用全力服务“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
本报讯(记者赵春艳) 今年以来,北京市西城区司法局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民生为根本、以服务为宗旨,充分发挥“氛围营造、服务支持、矛盾化解、维护稳定”四个支柱作用,为该区“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顺利开展提供了优质的服务保障。
加强组织,健全机制,统筹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各项服务保障工作。自北京市启动服务保障“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以来,西城区司法局及时传达了相关会议精神,对落实市司法局“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和西城区“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十项重点工作进行了专题部署,成立由局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科室为成员单位的领导小组,组织召开服务保障“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专题研讨会,制定了《西城区司法局服务保障“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并在全区司法行政工作会对“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工作进行了部署。
坚持需求导向,主动做好服务对接。立足疏解整治各项任务、重点工作,西城区司法局及时与区协同办开展工作对接,摸清“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的法律服务需求,为全区疏解整治任务提供有针对性的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召开司法所长会专题研究服务保障“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工作,对疏解整治工作启动以来的重点问题进行梳理,进一步细化服务保障措施,制发了“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二表一册”(月度工作计划表和统计表、区级法律服务团名册),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各项工作落实。
发挥“氛围营造”支柱作用,为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引航”。在全区各街道启动“疏解整治促提升、法治春雨润西城”宣传活动,累计开展法治宣传300场次,发放宣传品和宣传材料5000余份,发放宣传挂图2000余套、4000余张,疏解整治重点区域地段实现专项法治宣传全覆盖,通过广泛宣传、重点宣传,带领广大群众学法守法用法,引导群众理解、配合疏解整治工作,营造了有利于疏解整治的法治氛围。
发挥“服务支持”支柱作用,为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护航”。按照“区级有团、街道有队、点上有组”的原则,搭建区级法律服务团、街道法律服务队和疏解整治点服务组三级网络,为政府决策和重点任务推进提供专业法律支撑。聚焦疏解整治重点难点问题,加强区属三家公证处与15个街道疏解整治任务之间的对接,为菜园街、光源里棚户区改造工程拆迁居民提供公证法律服务,接待咨询800余人次,涉及各类公证事项105件。加强疏解整治地区法律援助工作,积极引导当事人通过正当渠道表达诉求。截至今年4月,西城区法律援助中心共受理涉及疏解整治工作案件23件,接待来访群众提出的涉及疏解整治工作的法律咨询40件。
发挥“矛盾化解”支柱作用,为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守航”。深化社会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和依法治理,制定“众志成城筑和谐”人民调解专项排查活动方案,建立疏解整治“疑难纠纷调解专家库”和“疑难纠纷调解团”,深入疏解整治地区开展“拉网式”社会矛盾大排查活动,化解因疏解整治产生的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领域矛盾,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截至目前,全区各级调解组织共调解矛盾纠纷1841件,调解成功1828件,成功率99%。
发挥“维护稳定”支柱作用,为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助航”。行动期间,西城区司法局加大律师管理执法力度,约谈重点律师,走访重点律师事务所,指导律师和律师事务所严格依法依规代理案件。严格落实律师代理重大、群体性案件报备制度,加强网络舆情监管,及时了解律师代理疏解整治地区案件情况,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立即纠正。加强疏解整治地区社区服刑人员和刑满释放人员教育管理,针对疏解整治地区开展社区矫正专项教育,完成疏解整治地区刑满释放人员帮扶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