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形不算病假”还需厘清技术争议

  开双眼皮算病假还是事假?425日,无锡市人社部门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了2016年度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典型案例。这当中,劳动者谭某的遭遇颇为奇特:因为到医院“开双眼皮”没有提前请假,公司以无故旷工严重违纪为由强行辞退,对此谭某不服,认为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最终双方提请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庭进行仲裁。

  在法律和管理等层面思考问题,美容整形是否算病假,不仅属于法律和管理方面的问题,更是一个医疗技术问题,因此还应该在医疗技术层面作必要思考,否则仍难形成一致的共识。在医生看来,患者是否需要病休,取决于病情是否允许工作、病休是否为治疗所必需等医疗因素,至于其他非医疗因素,医生则很少考虑。

  医生开具的病假条尽管多出于技术考虑,却具有法律效力,是职工休病假的法定凭证。而另一方面,“整形不算病假”的仲裁同样具有法律效力,两者都正确,但两者又相互冲突。出现这样的结果,姑且不论孰是孰非,但起码说明两者的衔接不够。若法律认为美容整形不算病假,也许意味着,医生应对病假条的适用范围作技术调整,否则,病假条的法律效力就可能遭到否定。

  美容整形是否算病假,站在不同的视角甚至不同的时间点,就会有不同的看法。但对同一件事只能有一种定性,否则将陷入无休止的纷争当中。这首先说明,“整形不算病假”不能一概而论,应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分析。

  此外,当不同角度存在不同看法时,就要有一个先后排序,法治社会当然以法律优先,但也不能忽视其他方面的争议,不同层面应有统一的步调。譬如法律认为整形不算病假,但医疗技术方面由此产生的困惑也需得到化解,尤其当医生开具病假条时,如何兼顾技术因素和法律因素,更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

 

  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局长库热西·买合苏提24日表示,北京市利用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中单体建筑等数据,有效地解决了违法用地、违法建筑底数不清的问题;以后领导干部离任,不仅要审计经济,还要对自然资源的保护状况进行审计。(425日中国网)

  @宋鹏伟:有了对自然资源的离任审计,绿水青山也是看得见的政绩,领导干部唯有“咬定青山不放松”,才能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千秋万代造福。

 

  为加强农村地区演出市场监管,文化部日前部署了针对农村一些地区低俗表演的专项整治。文化部要求各地发挥农村文化市场监管信息员的作用,排查掌握演出线索,加强社会监督;要求各地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严查淫秽表演,发现一起,严惩一起,并及时交由公安部门追究刑事责任。(425日新华社)

  @贾悦:要把清新、正能量的文化作品传播到农村这片广阔的舞台上,让雅文化代替低俗表演注入到农民的精神世界,培养农民朋友的高级审美趣味和兴趣爱好,让低俗表演无法生存,还农村一片清风纯净。

 

  某地召开专项工作会,规定汇报材料至少5000字,结果不少单位材料冗长空洞,除去少数工作内容,其余多为空话套话,会议效果大打折扣。相较于“注水材料”,内容精炼、严谨细致的“脱水内容”,往往更具参考价值和交流意义。(426日《人民日报》)

  @张维:“注水材料”看似问题出在下面,但其根子还在上面。如果我们在审核汇报材料上,一贯都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在工作流程上,不贪大求全,专注少而精,那么,我们在汇报材料审核上,才能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对下面的汇报材料逐一梳理,去伪存真去粗存精。

 

  湖北省监察厅主办的电视问政专栏——《党风政风前哨》曝光了枣阳市卫生部门对黑诊所“睁只眼闭只眼”的问题。在枣阳市,面对群众关于黑诊所的投诉和举报,有的卫计工作人员竟然认为黑诊所问题不大,觉得群众投诉是在“找事”。(425日《湖北日报》)

  @高廷璧:“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我们必须时刻警惕少数人的冷漠对党群关系造成的破坏。不断加大监督和惩戒力度,彻底扫除“害群之马”,让权力更暖心,让工作更贴心,只有这样,才能让百姓对公权力更加信任,让不法之徒对公权力产生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