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法学会互联网金融法治研究会召开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
本报讯(京研) 北京市法学会互联网金融法治研究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互联网金融创新与法治保障”研讨会近日在京召开。该研究会是北京市法学会下设的从事互联网金融以及相关领域的专业法学法律问题研究的法学研究组织,同时也是国内首家互联网金融法治研究会。北京市法学会专职副会长杜石平出席会议。
会议听取了成立互联网金融法治研究会的筹备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研究会组织规则》《选举办法》等文件,选举产生了研究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等。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张柔桑当选第一届理事会会长,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楚序平,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刘燕,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杨东,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黄震,中国政法大学法与经济学研究院教授胡继晔,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副巡视员沈鸿,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法律总监、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惩戒委员会主任委员杨帆,《人民日报》社政治文化部副主任毛磊等人当选为理事会副会长,司法部法制宣传司原处长宓世民当选为秘书长。
当选会长张柔桑作就职发言。他表示将全力致力于研究会建设与发展工作,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研究会成立后,重点围绕互联网金融法治意识培育、政策法规、行业自律、司法理论与实践等方面开展研究,为互联网金融立法、执法、司法、普法等法律实施提供智库建议、承担相关任务,面向互联网金融企业提供高品质、多层次的法律服务。
杜石平在闭幕式上作总结发言,他提到互联网金融法治研究会关注传统法学与新科技、新技术的融合,致力于研究新领域、新问题,希望研究会在今后的研究与实践中做到把握好政治方向,强化学术领域内的引领作用;整合专业资源,促进成果转化;自身建设规范运作,学术活动有序组织,为北京市建设法治中国首善之区贡献力量。
成立大会后,相关人员召开“互联网金融创新与法治保障”研讨会。来自中央和北京市属有关部门,首都高校科研院所、部分企业法务和律师机构、在京部分互联网金融企业和有关企事业单位近百位领导、专家学者和行业精英集聚一堂,围绕“互联网保险的法律问题”“互联网金融的法律规制”“相互保险与网络互助”“供应链金融+供给侧改革”“协会线上监管的契约性分析”“互联网金融综合经营”“互联网金融创新与监管沙盒”“刑事司法介入互联网金融风险防治”“共享单车盈利模式的法律风险与监管”“互联网消费金融与欺诈”等当前互联网金融领域重点问题进行研讨,并为相关监管立法建言献策。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法治建设明显滞后,这一领域存在大量法律空白,现有法律位阶较低,效力覆盖范围有限,相关法规明显不适应行业的发展需求。北京市互联网金融法治研究会的成立,是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重要部署,丰富法学研究内容的需要,是为互联网金融创新提供法治保障和理论支撑的需要,是法治研究更好服务于金融体制改革和经济建设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