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文昌全面建设平安社会
本报讯(记者张林音□陆亚林) 2016年6月25日,海南省文昌发射中心执行长征7号运载火箭首发任务。随着火箭拖着长长火焰冲上云霄,海南文昌为此也得到了国内以及国际的瞩目。
此次发射任务的圆满完成,正是得益文昌借助先进的科技平台,得益于文昌全面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平安创建各项措施方面落实,统筹指挥外围安保和服务保障工作,实现了安保工作无缝对接、交通疏导、群众疏散和服务保障井然有序,确保了火箭首发期间安保管控区的绝对安全和社会面的绝对稳定。
厚积薄发,知难而上,逆势进取,狠抓落实。近年来文昌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市人民,不断深入探索符合文昌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创新社会治安之路,为实现文昌绿色崛起,打造实力文昌、活力文昌、魅力文昌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把建设平安文昌
作为“一把手”工程
事实上,早在2016年初,文昌市委、市政府就从更高起点、更高层次上建设平安文昌进行了部署,明确了平安文昌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把建设平安文昌作为“一把手”工程,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层层签订了综治工作责任书,任务落实到人,责任明确到人。市委主要领导通过定期听取汇报,亲自部署,认真研究工作措施,切实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各级综治委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加强调查研究和督导检查,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认真查找并督促整改存在的问题,用好用足责任查究和综治“一票否决”权,确保平安文昌建设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截至目前,全市没有发生有影响的重大政治事件、暴力恐怖事件和群体性治安事件。
同时,在全社会组织开展“平安建设就在我身边”活动,让广大群众认识到自己和平安建设密切相关,自己就是“平安文昌”建设者、推进者、受益者,自觉支持平安建设,在全市掀起新一轮平安建设热潮。
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一年召开全市性综治专题大会12次,市综治委全体会议4次,综治工作五部委联席会议、讨论研究维稳工作、治安形势分析以及综治其他工作会议12次。
全面开展
国家安全法制宣传教育
结合文昌辖区卫星首飞“保核心、保要害”的任务特点,文昌以卫星发射基地及周边为重点,紧凑、有序地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活动。落实了国家安全教育进军营、进边防、进机关以及在基地周边铺开。既营造了全民反奸防谍的浓郁氛围,有效增强了基地官兵、领导干部和市民的国家安全意识和保密意识,为卫星顺利发射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这期间,全市共举办了国家形式教育报告会3场,展板展览4场,受教育人员达到几千余次。
依托科技
发挥综治中心平台的重要作用
为构建平安文昌提供有力支撑,文昌在整合现有资源、人员、设施基础上,加强了各级综治机构的建设,新建市级综治中心,强化规范了原有镇、村(社区)综治中心建设,明确各级综治中心功能定位,确保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有力夯实了综治根基。
据了解,文昌从实际出发,不断创新社会治安体制,规划在全市推行“百村千格万户”的三级平台、四级网格管理模式。目前已初步实现了网格的划分,一级网格1个,二级网格24个,三级网格292个,四级网格3291个,划分非常之精细,网格化的覆盖率达到100%。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职能到位、责任到人的服务管理网络。
为保障综治中心规范化运行,在各级综治中心建立之初,全市严格按照省综治办“四同步”的工作要求,高标准配置中心硬件设施,高规格建立中心领导架构,高标准配备中心工作人员,高效率整合中心工作资源,在短时间内建立了“六联”机制,制定了六项工作保障制度,实现了“一个体系领导、一个平台统揽、一个机制运行、一个窗口服务”的模式。充分调动了基层综治力量,规范高效有序开展综治工作。
所谓“六联”机制是建立纠纷联调、治安联防、工作联勤、问题联治、平安联创、服务管理联抓。纠纷联调就是综治中心组织公安、司法、国土等各派驻单位,共同落实主体责任,定期研判、共同解决辖区内的各类矛盾纠纷;治安联防就是综治中心根据辖区内治安形势特点,有效整合各类资源和人员,在辖区不定期组织开展社会治安巡逻防范工作,及时预防和处置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工作联勤就是各派驻单位在综治中心的组织下联合办公,共同开展工作;问题联治就是在工作过程中发现需要解决的各类问题,综治中心牵头组织各派驻单位,按照工作责任分工,逐一解决,涉及多个单位的由多个单位共同解决;平安联创就是综治中心结合辖区实际,组织开展法治宣传和平安创建活动;服务管理联抓就是综治中心组织各派驻单位为群众提供社保医保、社会救助、人口计生等各类便民利民服务,落实实有人口管理等工作任务。“六联”机制充分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综治牵头、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格局。
六项制度有议事例会制度,各级综治中心每周召开一次各派驻单位参加的调度会,分析研判辖区内社会治安形势,协调解决重要事项;首问负责制度,各级综治中心办公人员、值班人员对群众反映的事项做到第一时间登记,按照程序引导解决,对发现不稳定信息或重要情况及时报告,并及时处置;情况报告制度,综治中心派驻单位、综治成员单位及时报告本系统发生的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案(事)件、工作中排查掌握的不稳定因素、重大工作完成情况,综治中心定期向上级单位汇报,遇到重大案件、突发事件、紧急情况随时报告;应急联动制度,各级综治中心健全应急处置预案,安排人员24小时值班备勤,遇到重大突发事件,领导第一时间到场指挥,调配相关力量依法妥善处置;工作配合制度,综治办组织协调综治中心的各派驻单位和综治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密切协作,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共同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检查考核制度,各级综治中心结合实际制定检查考核标准,对辖区内各派驻单位的综治工作情况定期开展检查考核,并定期向主管部门通报检查考核结果,促进各项工作有效开展。
发挥综治平台实战功能
推进共治共建平安文昌
在不断完善综治中心组织体系的同时,文昌通过搭建信息平台、对接联网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等手段,实现综治工作管理和服务的全员化、信息化和精细化,实现民情联系无遗漏、管理无盲点、服务无缝隙的总目标。
在公共视频监控与综治中心综合信息平台对接后,主要发挥公安部门主力军作用,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信息集成逐步提升社会治安防控能力。此外,针对农村地区社会治安实际,引导组织各镇场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完善视频监控系统,强化监控震慑威力,最大限度地遏制发案。并且实现了与市、镇、村级综治平台的联网互通、信息共享。
综治中心平台运行以来,文昌始终把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抓手,由17个镇级、292个村级(社区)级综治中心与各镇(场)政法、综治部门及公安、民政、司法、国土等22个职能部门,组成矛盾调处一体化组织体系,充分运用民主、法治、教育手段,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结合的“大调解”工作体系,最大限度地化解辖区内的各种矛盾纠纷,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工作局面。
对于重点项目的矛盾纠纷化解,建立完善了重点项目的维稳、矛盾研判、风险评估、预警等相关责任制度、工作方法以及处置方法,成功解决了“两桥一路”、航天发射中心、航天主题公园、铜鼓岭国际生态旅游区、月亮湾起步区、八门湾绿道等一系列关乎社会经济发展大计的重点项目建设中突出的矛盾和不稳定因素,实现了大范围和谐搬迁、大规模妥善安置、大项目平安落地、矛盾纠纷全部化解的目标。
同时,市综治中心组织各镇场、相关职能部门按照“平安文昌”建设的总体要求,组织开展平安校园、医院、交通、家庭、村庄等平安创建活动,积小安为大安,促进全市平安。目前全市所有中小学、教学点、幼儿园全部达到平安建设的标准和基本要求。
市卫生系统探索创建“平安医院”新路子取得明显成效,在全省“改善医患关系、建设平安医院”专题会议做了经验介绍。
交通安全部门始终把管控挺在前面,去年全年全市交通运输和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保持在警戒线以下,近几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期间铁路交通以及卫星首发期间公路交通均未发生安全事故。
文昌市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王云介绍综治工作时指出:现在是经济转型的关键期,综合治理工作还面临较大压力,各类社会治安高危人群情况复杂,社会治安形势依然严峻。各类工程建设引发的不稳定隐患仍有增加,维稳形势仍然严峻;各类历史遗留问题逐步显现,协调化解难度逐步加大。
王云表示,2017年文昌将继续围绕市委工作中心,坚持把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作为部门的工作绩效考核和干部任用的重要标准,采取“试点先行,成效突出,全面推广”的办法,积极探索创新社会治安模式,破解社会治安难题。
文昌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符琼州告诉记者,2017年,将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六中全会精神为契机,做好备战天舟1号发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社会治安稳定,全面提升社会治安创新能力和水平,为促进文昌科学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同时树立“我是人民一员、人民在我心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思想意识,努力推动法治化建设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