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绵阳市法学会对全市法学工作展开调研
本报讯(记者黎志飞) 近日,四川省绵阳市法学会会长支卫平、常务副会长文勇带队分别赴9个县(市、区)开展工作调研,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考察指导等形式,与各县级法学会共同研究讨论2017年工作思路和措施。绵阳市委政法委副书记、法学会副会长吴中信,绵阳市法学会秘书长张诚秋等参加调研。
调研中,绵阳市法学会要求各区县法学会按照“抓规范、探路子、做活跃”的工作思路和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围绕县级法学会“干什么”“怎么干”等问题主动思考、超前谋划,让各地工作起步良好,进展顺利。
按照中央、四川省委政法委、省法学会关于加强县级法学会建设的部署要求,绵阳市法学会紧紧抓住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等契机,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各方联动,创新推进。截至2017年1月17日,该市9个县(市、区)全部按照“编委批文不能少、领导班子不能弱、会员发展不能等、选举程序不能省、‘三有’保障不能降”的标准完成了建设任务,实现了法学会的“全覆盖”目标。
县级法学会成立后,各地立足实际,积极探索法律服务工作切入的新路子。北川县法学会提出“一二三四”工作思路。游仙区法学会计划组建“法律诊疗团”,分类建立“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矛盾纠纷调解、法律宣讲”等法律医生服务队,提供公益性法律诊疗服务,实现城乡一小时公共法律服务无缝覆盖。江油市法学会计划结合综治中心建设,试点建设一批“法学会(员)服务窗口”,建强基层法学服务阵地,开办“法治江油”讲坛,创办《诗城法学》季刊,建好“两微一网”平台。
绵阳市县级法学会刚成立,绵阳市法学会针对县级法学会“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等问题提出明确要求和思路。首先是法学会要深刻认识领会法学会的性质和定位。绵阳市法学会要求各地充分认识法学会的性质定位,并以此作为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推进法治绵阳建设凝智聚力。其次要围绕职能作用扎实开展工作。地方法学会要加强对会员的政治引领,确保会员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法学会要结合各地实际,重点针对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方面的热难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咨政建言;县级法学会要加强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探索如何有效地把法学会工作镶嵌进政法、综治、维稳等工作,主动融入“综治中心”建设,深度参与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社会稳定风险第三方评估等工作。三要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各地法学会要严格按照“三有保障”进一步规范机关建设,重点解决好专职工作人员的选配和工作经费的落实等问题;要通过开展各项活动把工作做活跃,重点要在开展实务研究、加强学习交流、组织高端培训等方面下工夫,打造出绵阳特色和品牌,进一步增强法学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