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张网”创新社会治安大防控
本报讯(记者刘国彬 □曾安邦) 短短3个月时间,贵州省安顺市区110刑事警情同比下降29.8%,治安警情同比下降30.5%,盗窃机动车案件同比下降177%,“两抢案件”基本为零,市民安全感满意度测评达到94.1%。这多亏了“大防控构筑大平安。”
“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社会稳定。”全天候、全方位、立体化,安顺公安创新社会治安大防控体系建设,赢得30余万网友的点赞。“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近日,两名黔西籍犯罪嫌疑人流窜到安顺城区新天地小区,凌晨6时翻墙入室盗窃。作案得逞后,极具反侦察意识的两名嫌犯化妆“变脸”后,迅速逃离现场,先是搭乘出租车到普定,之后不断换乘交通工具,最后逃匿到贵阳。
当日上午9时,安顺警方接到报警后,铺开“七张网”,布下天罗地网,张网以待。视频监控防控网的“千里眼”捕捉到嫌犯的即时身影,情报信息防控网的“顺风耳”研判出嫌犯的气息频率,虚拟社会防控网的“探测仪”比对出嫌犯的体貌特征,城区街路防控网的“定海神针”搜索到嫌犯的活动踪迹,群防群治防控网的“情报员”排查到嫌犯的步行足迹,道路交通防控网的“飞毛腿”追踪到嫌犯的车轮轨迹。当天晚上10时左右,安顺警方展开“七张网”的“互联网”行动,案件成功告破,抓获两名犯罪嫌疑人。
“统筹存储、统筹交换、统筹运用、统筹安全”,安顺公安出奇制胜的法宝,就是大数据时代,运用安顺模式创新的社会治安大防控体系建设的“七张网”。
视频监控防控网。加快推进天网工程建设,组建全市专业研判和专业维护管理队伍,健全完善视频监控经费保障制度,抓好重点公共区域、重点行业领域、重要部位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管理运用。同时,抓好实战运用,建立健全视频图像分析研判机制,建设好交通电子警察系统、车辆卡口轨迹系统、治安监控系统“三合一”的智能视频监控系统,使视频监控成为破案的新手段、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新支撑及警务运行机制变革的新推力。
情报信息防控网。健全完善三级情报合成作战研判机制,强化市公安局情报中心的研判效能,抓好县区情报中心二次研判工作,充分发挥三级情报合成作战的防范指导作用。通过情报信息资源的共享通道,有效预防重大警情、区域性犯罪、查控重点人员、抓捕犯罪嫌疑人提供情报支持。
网络社会防控网。运用网上排查、网上比对、网上碰撞、网上追逃、网上串并案等技战法,提高网上信息化手段防控违法犯罪效能。2016年以来,安顺各级公安机关抓获在逃人员835人。
城区街路防控网。围绕全市交通复杂节点将两城区划分为:5条警用摩托车巡逻路线,7条武装徒步巡逻路线,14个车辆巡逻网格区域,两城区特巡警进行屯警街面、网格巡逻、动中处警的街面武装巡逻防控,在两城区街面“巡处一体”的处警过程中,现场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28人。通过深化勤务改革,特巡警见警率提高120%。
单位和行业场所防控网。以党政首脑机关、重点要害单位、单位行业场所为重点,严密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配齐配强专业保卫力量。省市治安保卫重点单位内部保卫机构设置和专职保卫人员配备率达到100%,报警监控系统安装率达到100%,县级治安保卫单位分别达到100%和90%。全市旅馆业实名登记率达到100%,网吧上网实名登记率达到95%。
群防群治防控网。积极争取政府公益岗位名额,配备社区保安员1340名,全部沉入警务责任区协助民警开展社区巡防和基础工作,探索建立人性化、信息化、网格化的社会管理模式。结合社区网格化管理创新,加强对社区网格长、楼栋长、信息员的指导,加强对单位、行业场所、物业保安队伍的管理,加强对治安志愿者的组织,健全群防群治网络。今年以来,全市共设置楼栋单元长406人,信息员50人,指导健全治保组织38个,组建群防群治队伍31支,共协助公安机关化解矛盾纠纷162起,提供破案、治安整治线索29条。警务辅助力量305人。
道路交通防控网。以路面管控和公路检查站为依托,建立与各警种之间的日常警务协作和应急指挥处置关系。借助GPS系统,危爆、剧毒等物品运输特种车辆、金融押运车辆以及长途客运车辆、出租车的管控,及时有效整治各类重大安全隐患。
“运用大数据的网格化创新机制,构建安顺模式的社会治安大防控体系,助推平安安顺建设的基层警务改革。”安顺市副市长、公安局长张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