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职副县长雷西萍:“我是一个好律师”

    出身军人家庭的雷西萍,始终不忘父亲的教诲,在孩子5岁时改行做律师、被选派任挂职副县长后,为维护黄帝陵品牌积极奔走,受到广泛好评,但她认为,自己并不适合做公务员。

 

  “黄陵因您的加入,添加了一份向前的力量……我们这个集体因您的融入,多了很多新理念和法治思维。感谢您为黄陵、为黄帝陵做出的努力和贡献。”

  这是陕西黄陵县人民政府县长高勇发给律师雷西萍的感谢短信。2015年11月,九三学社陕西省委社会与法制委员会副主任、陕西法智律师事务所主任雷西萍,被组织安排到黄陵担任为期半年的挂职副县长。雷西萍离开黄陵时,时任县委领导班子多有不舍。

  雷西萍格外珍视这份特殊经历,一直将这条短信保存在手机里。但雷西萍认为,自己并不适合做公务员,尤其是做基层政府的管理者,“我只能说,我是一个好律师”,律师参与行政管理,可以促使政府依法行政,推进政治文明建设,也需要面对更多机遇与挑战。

  

正义“法缘”

  父亲勇于担当、追求正义的性格,始终影响着雷西萍

  雷西萍,原名“雷西平”。1962年,雷西萍的父亲出色完成组织安排的任务:在执行平息“伊犁暴乱”任务中荣立三等功。1963年11月,时任连长的雷父,在新疆伊犁部队大院里喜得千金,遂取名“雷西平”。上学识字后,倔强的“雷西平”将名字改为“雷西萍”。

  “父亲对我的影响非常大。”时隔多年,雷西萍仍清晰记得当年和小伙伴们在伊犁河嬉戏玩耍的情景。当年,她和小伙伴早早起床,去芦苇荡里嬉戏、捡野鸭蛋,耳畔始终回荡着部队整齐划一的脚步声,以及父亲响亮而浑厚的叫操声: “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三四!”

  “父亲正直、勇于担当、追求正义的性格一直影响着我。”从给自己“改名”的那一刻起,雷西萍倔强、敢作敢当的性格日渐形成。她认为自己血管里流淌着军人的血液,从小喜欢打抱不平,“父亲教导我们,做人也要实事求是,勇于担责,敢于担责,以帮助他人为乐。”

  但与父亲军人性格迥异的是,雷西萍从小能说会道,以至于有同学给她起外号“雷大谝”。8岁那年,雷西萍随父亲转业到西安,并在这里度过学生时代,成家立业。但她爱好打抱不平的习惯仍未改掉。老家陕西华县发生的一次邻里纠纷,让雷西萍再次燃起“正义”火焰。

  那天,已在一家企业担任办公室主任的雷西萍又回到老家看望父母。一向泼辣爱“挑事”的A女,再次向素来胆小怕事的B女说三道四。B女一气之下推了A女一把,A女站立不稳,重重摔倒在地,腿部骨折。警方介入后,B女不但需要给A女治病,还被罚了款。

  这让雷西萍愤然不平,再回想多年来崇拜的抗日救国“七君子”大律师史良、电影《流浪汉》中的琳达,她决定深入研习法律,拿起法律武器捍卫弱者的合法权益。1995年,恰逢孩子满5岁,丈夫工作日趋稳定,雷西萍成功考取律师从业资格证,加入律师行业。

  同年,雷西萍进入由原西北政法学院(现西北政法大学)创办、陕西省司法厅直属律师事务所——陕西省第四律师事务所工作(现陕西法智律师事务所),成为一名职业律师。从此,雷西萍与“法律”“法治”结下了不解之缘。

  

初涉“法事”

  给客户信心与力量,比法律服务更重要

  初入“律师行”,办案并不轻松。雷西萍至今仍清晰记得办理一起离婚案时遇到的惊人一幕:那天,她参加完庭审,像往常一样和被代理人走出法庭。在法院门口,被告(案件委托人的丈夫)突然走上前说:“雷律师,我想和我媳妇说几句话。”

  “夫妻之间闹离婚,我作为代理人没理由不让人家说话。”雷西萍以为对方有和好的意愿,点点头,顺势走开。不料,案件委托人的丈夫走过去,“二话不说,拽住媳妇就往一辆面包的士车里拉。”雷西萍正在等待当事人,忽然听到有人大喊:“雷律师救命,快救命!”

  雷西萍扭头一看,面的车门未关已开动,当事人双腿被拖在外面。来不及多想,她一个箭步追上去,伸手从车窗外死死拽住司机胳膊,不停劝说:“你必须赶快停车,否则要出人命。”司机在当事人丈夫及大小姑子挟持下,一脚踩下油门,车开出足足150米远。

  法院法警、工作人员闻讯赶来,面的司机见状不得不停车。案件委托人成功得救,当事人的丈夫及司机等被法警带走。雷西萍由于当时用力过猛,胳膊疼了足足半个月。家人得知详情后,生气地说:“你这律师当的,差点把命也搭上。”

  多年以后,再回首,雷西萍说,现在想想,的确有些后怕。但这件事让初入律师行当的她意识到:律师,不仅要做好法律服务,还要想方设法保护好当事人。而在代理一起合同纠纷案中,雷西萍发现:有时候,给客户信心与力量,比法律服务更重要。

  1997年,雷西萍随当事人前往厦门解除一份买卖合同,赶到当地才发现,对方虚构公司、产品。几经了解得知,当地合同诈骗案盛行,警方很难快速破案。见状,案件委托人打算自认倒霉不再追讨。雷西萍陪当事人报警后,迅速摸排线索,最终成功追回被骗10万元。

  “信心、勇于担当,有时比法律专业知识更重要。”回顾20多年律师职业生涯,雷西萍颇多感慨,“在公权与私权的较量中,私权很弱。遇到困难,律师坚定信心比什么都重要,但我不赞成‘死磕’,律师一定要理性,要重视证据,更要尊重事实。”

  在代理一起产权纠纷案中,雷西萍代理案件的委托人因承包费用问题与西安某工商局对簿公堂。案件尚在审理中,当局动用公权力扣押了当事人的皮卡汽车。法院一审认为,工商局扣车行为失当,理应还车赔偿损失。二审法院则改称,当事人自己将车停在工商局车库。

  “后来才知道对方找人了。”二审法院的判决,让雷西萍眼泪差点都出来了。“这已经不是当事人车被扣、工商局赔不赔的问题了。这是法律能不能主持公道的问题,更是法律能否守住社会正义最后一道防线的问题。”雷西萍申请再审,最终法院判决工商局败诉。

  

挂职副县长

  雷西萍常需要西安、黄陵两地跑,但没有报酬

  “没有大律师,只有认真负责的好律师。”在雷西萍眼里,一个合格的律师,不但要专业知识过硬,而且要会沟通、说得好、写得好,更要有“职业信心”。入行6年后,2001年,雷西萍开始担任陕西法智律师事务所主任,2007年被评为“陕西省优秀律师”。

  在律师行业摸爬滚打20年、担任律所主任14年后,雷西萍职业生涯再次发生转变。2015年11月6日,在庄严的国歌声中,雷西萍面对宪法宣誓,在誓词上签名,正式被任命为黄陵县挂职副县长,协助常务副县长,主管信访、司法、法治、科技等工作。

  雷西萍同时兼任黄陵县桥山镇挂职副镇长。让体制外的人挂职副县长兼任挂职副镇长,这是雷西萍一开始没有想到的。2015年年初,陕西省委统战部组织党外中青年干部培训学习,一向好学的雷西萍报了名。“不料,学习半年后,组织安排让下基层。”

  起初,雷西萍认为“这不过是走走形式”,但组织是认真的。陕西省委统战部统一组织干部到延安市培训学习后,将拟派出干部分批安排到当地。黄陵县委政府接到命令后,派车将雷西萍接到黄陵县,并通过该县十六届人大常委会进行任命,安排了专职秘书。

  雷西萍上任伊始,黄陵县遇到了“拜庙不拜陵说”,有学者建议“把拜祭黄帝上升为国家级拜祭”,称黄帝故里在河南新郑,故“对黄帝的国家级拜祭只能在河南新郑黄帝故里”。这让每年举办“公祭轩辕黄帝典礼”的黄陵人颇为不平。能否为黄陵县的公祭活动正名?

  这个重担落在了雷西萍身上。时任黄陵县副县长朱小虎,身为黄陵县隆坊镇人更对雷西萍寄予更高的期望,他希望雷西萍以陕西政协委员身份在陕西省政协会议上,呼吁此事引起高度重视,从历史、文化、法律等多角度佐证在黄陵县祭拜黄帝的价值及意义。

  经过大量调研走访,雷西萍于2016年1月25日,在政协陕西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递交了《关于对黄帝文化品牌进行保护的建议》的提案,并在餐桌上发起委员联合签名,很快得到24名委员积极响应。

  在该提案中,雷西萍指出,据史书记载,春秋、汉代、明代直至清代皇帝及辛亥革命胜利后孙中山都曾亲笔书写祭黄帝陵文。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党和国家已形成了清明公祭、重阳民祭的黄帝祭祀制度,每年公祭典礼,都有海内外炎黄子孙代表上万人参加。

  雷西萍建议,陕西省政府充分发挥利用黄帝陵“海峡两岸交流基地”这个统战平台作用,每年定期开展海峡两岸交流活动,同时,加强对黄帝陵文化品牌的保护和黄帝文化的弘扬、挖掘、整理、研究,维护“黄帝陵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炎黄子孙的朝圣地”的合法地位。

  雷西萍的提案很快引起陕西省政府重视。2016年3月,驻陕全国政协委员将提案有关内容提交到全国两会。同年,雷西萍又完成了黄陵县工业园区招商合同法律风险评估等,多次给基层党政干部讲法治课。但这些工作没有任何报酬,她常需要黄陵、西安两地跑。

  雷西萍和别的挂职干部不同,挂职期间,不仅要处理在黄陵县分管的具体工作,还要管理已有100多人的律师事务所,参与各类社会事务。因为她还担任着陕西省法学会诉讼法研究会副会长、陕西省法官检察官遴选(惩戒)委员会非常任专家委员等职务。

  从专职律师,到律所主任,再到挂职副县长,雷西萍收获颇丰。她表示,挂职锻炼,不仅丰富了人生阅历,扩大了人脉结交了更多朋友,还理解了政府的困难,顿悟了“正和博弈”在维护当事人利益中的重要性,更看到了律师在依法治国中的重要性及地位。

  雷西萍说,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代,律师一定要“跨界”,既熟谙法律,又懂财务、金融、管理。“不但要和政府工作人员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独立、互相配合,共同化解社会矛盾,而且要为企业做好风险防范,为社会维护法律尊严,为政府贡献法治力量。”

  但这次挂职锻炼也留有缺憾。雷西萍说,由于时间太短,没能充分发挥法治在政府管理中的作用。她还发现,依法行政理念尚未在基层政府充分体现。基层政府往往为维稳牺牲了法治原则,许多可以通过诉讼解决的纠纷,因政府妥协走了样,没做到“该管的管,该放的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