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界专家学者为西安自贸区法律服务把脉
本报讯(记者冯雷) 近日,由西安市贸促会、西安市法学会、西安市商务局和西安浐灞生态区管委会联合举办的“西安一带一路和自贸区建设涉外商事法律服务研讨会”在西安浐灞生态区成功举行。中国贸促会法律事务部副部长刘超、西北政法大学副校长王瀚及西北地区法律界人士70余人应邀出席了会议。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法律事务部副部长刘超以“构建商事法律服务平台,助推‘一带一路’和自贸区建设”为主题进行演讲。他认为,目前国际上存在的贸易摩擦和纠纷分三类,第一类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纠纷和摩擦;第二类是政府与政府之间的争端;第三类是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投资争端。针对目前存在的这三类贸易摩擦和纠纷,当务之急是考虑建设“一带一路”国际争端解决机制。
同时,中国贸促会法律事务部分别介绍了“一带一路”战略,加强国别法律研究,企业对“一带一路”国家法律了解甚少,统筹系统资源、整合国内外各方力量,开展“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法律研究工作,推进“一带一路”法律信息数据库建设。
法律事务部建立多双边法律合作机制,推动“一带一路”商事法律合作交流;建立多双边商事法律合作委员会,构建全球法律服务网络平台;加强经贸摩擦应对和游说,为走出去企业营造公平合理的营商环境。
西安浐灞生态区管委会副主任成斌介绍了浐灞生态区,提出了加强探索自贸区法律服务自我革新与体系建设,构建商事法律服务平台,助推一带一路和自贸区建设的服务需求。西咸新区、经开区、国际港务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分别介绍了各自贸区建设相关情况及法律服务需求。西安市商务局外资处处长麻晓勤介绍了中国(陕西)自贸试验区及西安核心区基本情况,并就自贸区改革试验工作法律服务需求进行了交流。
西北政法大学副校长王瀚就陕西省涉外法律服务业提出5点建议:第一,明确可以开放的西安法律服务业市场领域,带动西安市涉外法律服务业的发展;第二,应当尽快形成涉外法律专家人才库;第三,更新法治理念,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国理念,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第四,编辑涉外案例指导,作为企业自学的材料;第五,企业应当配备涉外法律服务人员,要有海外风险法律评估。
在研讨发言阶段,与会法律界专家、教授结合各自研究方向和工作实践,重点围绕涉外法律服务如何助推西安“一带一路”和自贸区建设及西安法律界如何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法律服务,如何打造西安涉外法律服务平台等方面展开研讨。
西安市法学会学术研究部副主任邓明哲表示,西安市法学会已多次组织邀请法律学术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就自贸区法治建设及法律服务以及如何充分发挥自贸区建设的法治引领和保障作用等问题深入探讨。与此同时,法学会还针对自贸区法治建设相关内容展开课题研究,现已与辽宁省法学会建立自贸区法治建设联盟,为自贸区法律制度创新的方向和路径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西安市贸促会副会长张庚元表示,将以自贸区建设为契机,加强涉外法律服务人才库、信息库建设,积极探索制度创新,为自贸区建设提供常态化法律服务,当好自贸区法律服务的“店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