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武安取缔170家“小散乱污”企业

  本报讯(记者张君) 为彻底根治污染天气,河北省武安市政府将重拳挥向“小散乱污”企业。316日到324日,仅仅9天时间,就取缔了“小散乱污”企业170家。

  据了解,“小散乱污”企业一直以来都是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难“啃”的硬骨头。作为传统的老工业基地和原材料基地,武安区域内有建材、石灰、冶炼、化工、标准件等6大类30种“小散乱污”企业。这些企业藏身之处多在城郊,且规模小、隐藏深、转移快。该市通过开展地毯式、拉网式调查,累计摸排各类排污企业685家,其中325家被甄别为应关停取缔的“小散乱污”企业,360家列为“规范提升”类企业。

  随后,武安市在22个乡镇和工业园区悬挂横幅、张贴标语近两万余条,每个乡镇出动两辆宣传车不间断、轮回式宣传,在全市上下形成了浓厚的取缔整治氛围。

  同时,武安市成立了以公安部门为主、法检及其他执法部门参与的3个联动执法大队,每支大队100人,加大依法打击力度。各乡镇负责确定打击对象,由环保部门汇总后集中上报大队,公检法部门提前介入、调查取证、搜集证据,形成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合力。

  清理整治转入取缔阶段后,武安市以动为先,在依法依规向“小散乱污”企业下达拆除指令的同时,抓重点,攻难点,以主要道路沿线企业为突破口,严格按照“两断三清”即断水、断电、清原料、清设备、清产品,开展清理取缔。

  据介绍,武安市四套班子成员分包乡镇,坚持一线指挥,各乡镇持续发力,各部门密切配合,公检法有力保障,兵团作战,联合执法,9天时间取缔“小散乱污”企业170家。

  为确保违规“小散乱污”企业清理取缔到位,严防死灰复燃,武安市对清理过程、验收工作进行台账式管理,整个过程都留存了影像资料。同时,建立网格化监管、常态化巡查、定期通报、媒体曝光机制,加大信访举报查处力度,发挥群众监督,保持对“小散乱污”企业整治的高压态势,全面提升群众环境安全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