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法学会召开第106次会长例会

  本报讯(通讯员杨帆) 近日,哈尔滨市法学会召开第106次会长例会,专题传达学习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扩大会议精神。哈尔滨市法学会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庄树春向各区县法学会会长、法律诊所所长和市法学会机关干部传达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对法学会工作的重要批示和中国法学会会长王乐泉同志,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陈冀平同志的重要讲话与工作报告。

  与会人员进行座谈讨论,一致认为,孟建柱同志的重要批示既是对过去一年全国法学会工作的肯定,又是对今后工作的鞭策与激励,寄予重望,指明方向,深受鼓舞和启发。王乐泉同志的讲话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孟建柱同志的重要批示和六中全会精神为主线,以强化政治引领为重点,要求全国的法学法律工作者要强化“四个意识”和政治担当,卓有成效服务法治建设与改革发展大局,为法学法律工作者做出了鲜明的引领和政治辅导。陈冀平同志工作报告客观全面总结了法学会的工作,提出了今年的工作要点。让我们在成绩面前也看到差距和不足,明确了肩负的使命与今年的工作任务。

  在学习座谈中,与会人员就贯彻落实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扩大会议精神,结合哈尔滨市的实际,出思路,提建议,确定具体的贯彻落实工作意见。哈尔滨市法学会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国法学会、省法学会的部署与要求,深入贯彻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市委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团结引领全市法学法律工作者,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强化“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健全完善制度机制,传承创新法学会工作;以实施“创新创优工程”和换届为契机,弘扬法治,深化地校合作,不断提高应用法学研究水平;做强品牌,拓展法律诊所的功能和服务领域;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担当有为,更好地服务发展和民生,积极回应法治需求,以提升能力、增强实效、形成合力、改进作风为切入点和着力点,推动全市法学会工作整体跃升,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召开。

  会议提出:一是强化政治引领,加强组织与机制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做好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专题学习辅导,把全市法学法律工作者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中国法学会和市委的要求上来,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理想信念,充分体现法学会工作的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按照《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试行)》,区县(市)法学会都要建立党组,年内实现党组建设全覆盖,并充分发挥党组的领导核心作用。按照《中国法学会章程》严格组织程序,适时做好市、区县两级法学会的换届工作,把全市两级法学会建设成担当有为、保持发扬优良传统、持续创新发展、充满生机活力的法学会;广纳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发展壮大队伍,厚植创新发展实力;加强自身建设,全面接受市委巡视检查,加强制度建设,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坚持实行会长(所长)例会、地校合作、学习培训、考核激励等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推动法学会工作的创新与持续发展。

  二是深化地校合作,开展应用为主的法学研究。巩固地校合作成果,以互需“双赢”密切地校合作,坚持高层领导定期会晤、互访、地校领导座谈交流机制,不断拓展合作领域;发挥高校人才作用,为重大决策把关,更好地服务该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加强研究组织建设,调整充实学术委员会,发挥好学术委员会在学术评审、课题把关中的作用,规范研究会建设,发挥研究会在法学研究中的主导作用,积极回应形势任务需要,扩大研究领域,建立新的研究会;坚持以应用为主的法学研究方向,推动市属专业研究会主动争取承担省部级重点课题,努力使法学研究多出成果和精品。

  三是做强法律诊所“品牌”,拓展服务领域。指导区县(市)法学会不断总结法律诊所工作,推广交流典型经验,发挥独特优势,拓展服务领域;围绕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搞好调研,积极探索法律诊所在依法治访领域的新作为,更好地服务社会和谐稳定。

  四是创新法治宣传载体,推进依法治市。积极参与“七五”普法,组织专家学者和法学院师生继续开展“双百”“三百两进”“三官两师”“四进一讲”“法律大讲堂”等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从遵章守法、行为习惯和心理因素等多角度,进行针对性强的教育引导;与有关方面合作,开展“依法治市”“双创工程”“平安哈尔滨”“法治哈尔滨”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宣讲;组织该市法学领军人物、法学院师生和政法系统资深干部走上讲坛,挖掘典型现身说法,精选案例以案释法,让法治精神抵达人心;积极配合市委依法治市办开展“法治建设规范年”活动,充分发挥“法律诊所”、法援工作站、模拟法庭、以案说法等载体的效用;开展政治理论和法律知识、工作交流、履职能力的学习培训,提高两级法学会干部的政治素养和工作水平;充分发挥两级会刊、简报、网站、APP等宣传媒体的阵地作用,弘扬法治,交流工作,普及法律知识,倡导学法、尊法、用法、守法,推进法治建设与法学会工作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