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个省市区已建成“两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
本报讯(记者薛应军) 2月1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检察机关“智慧检务”建设应用情况。最高检新闻发言人王松苗介绍称,自2014年1月,检察机关统一业务应用系统部署应用以来,已有各类案件1030余万件在系统内运行。其中,2016年全国检察机关共制作电子卷宗102万件,向律师提供查阅电子卷宗10.3万件,提供光盘5万余张,有效解决了律师阅卷难顽疾。最高检案件管理办公室主任许山松在答记者问时表示,检察机关案件信息公开,始终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为原则,目前已在全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建成“两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有效改变了检察机关通过大走访、大排查发现立案监督线索的传统方法。
王松苗称,“智慧检务”建设的应用,不但使检察机关利用大数据解决了案多人少的矛盾,而且使其利用大数据提升办案能力。自2014年全国检察机关上线运行人民检察院案件信息公开网以来,截至2016年12月31日,全国各级检察机关在人民检察院案件信息公开网共发布案件程序性信息4494548条、重要案件信息204738条、法律文书1587940份。其中,2016年共发布重要案件信息108100件,同比增长36.2%;共接受63192人次申请查询案件程序性信息,同比增长33.9%;共发布法律文书832059份,同比增长20.2%;共受理辩护与代理网上预约申请55317件,同比增长68.6%,处理55126件,处理率99.7%。同时,还在全国检察机关部署应用了案件信息公开微信平台。
许山松表示,目前全国内地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检察机关在“同一平台”上,按照“同一标准”“同一程序”为群众提供案件信息公开服务。随着检察机关案件信息公开的不断深化,检务公开已实现“从侧重一般事务性公开向案件信息公开转变”“从针对当事人等特定主体的小范围、局部公开向面向社会公众的大范围、全面公开转变”“从各地检察机关的分散公开向全国集中的公开转变”。最高检于2015年底在全国检察机关部署应用电子卷宗系统以后,为律师提供了多种阅卷方式。除传统阅卷方式外,律师可以在专门的律师阅卷室通过阅卷系统查阅电子卷宗并进行打印,还可以申领电子卷宗数据光盘进行查阅。一张光盘就可以刻录下所需卷宗材料,非常方便。
另外,最高检还发布了“北京市检察机关建设‘检立方’大数据平台”等7个检察机关加强“智慧检务”建设的典型案例。王松苗还表示,依照《“十三五”时期科技强检规划纲要》,今年年底,将建成覆盖全国四级检察机关涵盖司法办案、检察办公、队伍管理、检务保障、检察决策支持、检务公开和服务等在内的电子检务工程“六大平台”。到2020年底,建成国家检察大数据中心,建立检务大数据资源库,全国检察机关主要工作都将在“六大平台”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