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全国有140余万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
本报讯(记者汤瑜) 凡是无户口人员,不管是什么时候、什么原因产生的,都要及时为他们依法办理户口登记;不允许为公民登记户口设置障碍,不允许人为造成新的无户口人员问题……《关于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的意见》为彻底解决“黑户”问题明确了要求、立下了规矩。2016年以来,全国又有140多万无户口人员登记上了户口。
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发现,全国有1300余万人没有户口。连续几年来,全国公安机关结合集中换发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开展户口登记管理清理整顿和推进人口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先后为1240万各类无户口人员登记了户口。但由于一些地方和部门还存在政策性障碍等因素,仍有一些无户口人员没有登记上户口,影响了他们本应享有的合法权益。
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并形成制度,中央明确将此作为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构建新型户籍制度的基础性工作,要求切实落实无户口人员落户政策。
2015年12月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公安部调研论证、起草形成的《关于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要求完善户口登记政策,把计划生育等政策与户口登记脱钩,加强户口登记管理,全面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
随后,国务院办公厅正式下发《意见》,针对无户口人员的不同情况分别提出落户政策,并要求统筹配套、协同推进相关领域政策。同时,《意见》还特别明确两条不可逾越的“红线”:禁止设立不符合户口登记规定的任何前置条件;切实保障公民依法登记户口的基本权利。
这两条“规矩”发出了明确的信号:任何单位和个人决不允许损害公民享有的户口登记和其他合法权利;所有无户口人员均能依法落户。
公安部相关负责人表示,2016年,全国又有143.5万无户口人员登记上了户口。曾经,对于“黑户”而言,大到上学、结婚、买房、上社保医保,小到出门购买火车票、飞机票、酒店住宿,在普通人看来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对他们来讲却很困难。如今,随着《意见》的出台及落地实施,这些困难一一迎刃而解。
为提高户籍窗口的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各地公安机关普遍明确专门窗口负责为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能当场办理的现场办理,对材料不齐全的一次性告知需补齐的材料,对需要调查核实的会同有关部门抓紧核实,对需要异地调查的会同有关地方公安机关开展联合调查。吉林、广东等地优先为面临入学、升学、就医等情况的无户口人员办理落户手续。江苏、天津、山西等地积极协调相关部门,酌情减免生活困难的无户口人员亲子鉴定费用。云南昭通派出多个工作组赴昭通籍外出务工人员较集中的江苏、浙江、广东等地,上门为900余名无户口人员办理了落户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