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多子多福”到“拒做孩奴”的生育观变更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丁克家庭这种非传统的家庭生活模式悄悄叩开中国的大门,如今丁克家庭的数量仍在增长。不育文化伴随而来,丁克家庭要事业、要爱情,就是不要孩子。
笔者在对当代育龄青年的生育观念调查中发现,许多人都表示只要一个孩子,即便放开二胎政策,仍然有大部分青年因考虑种种因素选择只生一个孩子。这一系列社会现象反映出中国青年生育观念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自主选择放弃生育和放弃二胎生育,当代青年的生育观从传统的“多子多福”到今天的“拒做孩奴”,这与人们对生育成本的合理规划,对子女科学养育的投入增加,对生育效用的看法改变,对生活水准要求的不断提高有很大的关系。
上世纪5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人口生育水平的持续走低引发了众学者对人口生育率理论的研究。其中,莱宾斯坦最早提出用经济学概念和经济学理论解释家庭生育孩子的成本和效用,并建立了孩子成本—效用微观经济学模型。莱宾斯坦认为孩子的生育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为孩子的生活、教育和娱乐等费用,间接成本为父母抚养孩子导致的受教育机会和工作收入的减少等机会成本。而孩子的效用主要分为享乐效用、经济效用、保险效用、孩子承担家庭经济成败风险的效用、长期维持家庭地位以及扩展家庭规模的效用。
从2016年开始,我国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真正生育二胎的行为却远远低于意愿。笔者在河北进行关于是否想要二胎的调查时发现,很多人都表示没有条件抚养第二个孩子,一位刘姓女士谈道:“现在抚养一个孩子的开销非常大,从出生开始各种生活费用、生病时的治疗费用,还有学费,这对于一个经济水平中下等的家庭来说是非常大的负担。”一位史姓小姐则说:“生育孩子会花费很多的时间与精力,直接阻碍事业的发展,我不想因为生育而耽误我的事业。”也有人提到,在抚养孩子的过程,自己的精神很疲惫,想要给自己更多的私人空间,所以不想再要二胎。在生育带来的精神或物质成本面前,不少家庭迟疑不决,难以做出选择,陷入了“二胎彷徨”,所以家庭的生育成本和收益是影响家庭生育意愿与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
现如今人们对生育成本的投入主要表现在为子女成长所进行的人力资本投入,越来越注重子女全面素质的提高,为了能上名校,父母不惜花重金送子女上各种各样的特长班、补习班。在调查中,一位赵姓先生表示:“我希望少生孩子来保证每个孩子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如果孩子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对家庭、对社会都会产生一系列问题。”由此可以看出,人们对下一代的教育越来越重视。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从而养育一个孩子的生活、教育和娱乐所需的费用越来越多,人们的生育成本也越来越昂贵;而现在大多人从子女方面获得的效用由以前的传宗接代转变为精神抚慰,许多年轻人将孩子视为陪伴、精神的慰藉以及爱情的结晶,更偏重从子女获得终身的精神慰藉,物质方面的回报已退居次要位置。
几年前,上海社科院一项调研报告称,如估算到上学等支出,0至16岁孩子的抚养总成本高达48万元。面对这样的一种情况,一些年轻人为了保证自身的生活状态,考虑到社会的教育水平和公共服务,对生育持谨慎态度。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在2015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中的数据显示,近六成已有一孩的育龄妇女明确表示不会再生育二孩,这种现象的存在不仅无益化解人口低生育率危机,也难以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风险,所以国家如果想落实和推动“二孩政策”,可以通过探寻降低生育成本、提高生育效益的途径以此来提高育龄青年的生育意愿。
首先降低生育成本可以通过构建生育成本社会化分担体系,生育行为除了对家庭增添新成员以外,对社会来说,也为人类的繁衍、社会的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所以生育成本理应在家庭、企业和国家之间合理分担。其次,可以发展和完善家庭服务机构,通过科学设计生育保险制度来使生育成本社会化。另外国家也应大力发展教育,完善教育机制,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保障,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以鼓励人们的生育。
总之,当代育龄青年的生育观念受到经济、文化、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相比从前发生改变,人们对于生育会从成本和效用两方面来进行理性的选择,体现了人们对生活品质以及精神需要的追求,这无疑是当今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作者就读于河北大学政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
链 接
由于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变化,中国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在最近几年加快了调整的步伐。
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2013年12月份,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决议,单独二孩政策依法启动实施。
2015年10月29日,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闭幕,会议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这是继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