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费抢票软件引争议,春运买票难题何解
买票难的缓解从铁路本身想办法很难,只靠提高铁路运输能力不可能,更重要的是通过经济社会的发展,通过以人为本的城镇化解决。
1月13日,2017年春运正式启动,直至2月21日结束,共计40天。据了解,今年全国春运旅客发送量预计将达到29.78亿人次,比上年增长2.2%。其中,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3.56亿人次,同比增加3156万人次,增长9.7%。
现在距离春节还有不到10天,春运抢票大战进入白热化阶段。据媒体报道,不同于前几年刷票软件免费的模式,今年春运购票期间,携程、去哪儿、艺龙、智行、高铁管家等公司和平台都推出了有偿抢票服务,按照抢到票的概率收取不同档次的服务费,从几十到二百元不等。这种“有偿抢票”模式被不少消费者质疑有“黄牛”之嫌。但相关平台的客服人员则表示,平台收取的是服务费,且是为顾客个人购买车票,不属于倒票,和黄牛具有本质区别。
付费抢票软件的是非争议,凸显了春运买票难问题的一个侧面。春运火车票为何这么难买?未来应如何缓解春运买票难问题?
在北京交通大学教授赵坚看来,相对于付费抢票软件的争议,更重要的是,公众不清楚铁路票额具体是怎么分配的,也不知道预留的额度是多少,相关信息很不透明。如果铁路票务信息不够公开、透明,自然会使公众产生疑惑,怀疑其中有猫腻。
赵坚认为,付费抢票软件确实类似“黄牛”行为,但另一方面也可以理解,毕竟他们做这个抢票软件不可能白做。“刚开始可能是为了吸引眼球,长期的话也是要盈利的,不过这会造成一定的不公平。因为火车票价格不按照供求关系调整,就为抢票环节创造了获取溢价的机会。”
赵坚表示,火车票价格相对较低,且不能随意变动,是造成需求旺盛的重要原因。“虽然这两年铁总开始在淡季适当降价,但没法在旺季提价,普通硬座春运涨价可能损害中低收入流动人口的利益。虽然国家对于高铁票价已经放开,铁总可以自主定价,也有调价空间,但是它调的很少,高铁提供市场化出行服务,铁总应当更主动地根据供需关系确定高铁票价。”
赵坚指出,春运买票难,本质上还是供需矛盾造成的,火车票供不应求,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我国城乡的二元结构,产生了大量的流动人口,但当前城镇化主要还只是土地的城镇化,而不是人的城镇化,不能使流动人口在城市安家,这是最根本的原因;另一方面是,这些人长途旅行主要还是靠火车,相对于飞机等交通方式,火车票价相对便宜一些,所以火车票更紧张一点,特别是普通列车车票。但是,如果将火车的运力提高到满足这么多人春节出行需求的程度,平时运力就会大量闲置,所以需求不可能完全满足,春运必定是非常紧张的。“这实际上不只是中国存在的问题,国外也有类似问题,比如西方圣诞节时,交通也紧张,美国那时差不多5000万人要回家或者去外地看朋友,不过中国的特殊性在于长途旅行还是以火车为主。虽然现在交通方式选择也多了,收入高的人可以坐高铁或飞机,甚至可以通过汽车、打车或者长途结伴拼车的方式解决一部分需求。”
赵坚认为,近几年火车购票实名制之后,春运买票难和“黄牛”的问题有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怎么都还是会有“黄牛”,他们也有对策。“只要火车票紧张的话,‘黄牛’总会有新办法出来,也很难禁止付费抢票软件这种情况。”
现实中,有购票乘客反映铁路沿途站票量分配过少,而终点站预留很多,特别是在春运期间车票紧张的时候,有的购票者为了买到票,不惜多花钱买到终点站的票而选择中途下车,这样除了增加乘客出行成本,也可能名义上挤占座位,造成有的乘客后续买不到票。
赵坚指出,虽然没有详细数据,不清楚这一现象是不是普遍现象或者通常做法,但不可否认这一问题确实存在。赵坚认为,票额如何在不同车站分配和调整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在铁路售票具体方式的设计上如何改进,对乘客和铁路方面都达到最优,有待探索。但总的方向应该是更加适应市场,更加灵活地满足不同起止点乘客的出行需求。
在赵坚看来,公众对于铁总在车站、电话、互联网购票方式之间,以及在同一条铁路线沿途各站点之间如何分配票源,并不清楚。但从不同购票方式开放售票时间不同来看,如2017年铁路春运火车票网络预售期为30天,车站、代售点、自动售票机预售期为28天,不同购票方式应该是有所分配的。而不少乘客的购票体验也说明,确实在不同的站点之间有分配不均的问题。“关键是大家不知道票额具体是怎么分配的,不知道预留的额度是多少,信息很不透明。如果铁路票务信息不够公开、透明,自然会使公众产生疑惑,怀疑其中有猫腻。”
那么,如何进一步缓解春运买票难问题?赵坚认为,这一问题总会存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现在买票难已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特别是有了互联网购票方式,更加便捷。“买票难问题的缓解从铁路本身想办法很难,只靠提高铁路运输能力不可能,更重要的是通过经济社会的发展,通过以人为本的城镇化解决。”
据悉,今年春运受铁路新线调图影响,火车票预售期缩短为30天。赵坚分析,此次调图是因为有新的高铁线路投入运营,之后有望增加铁路运力。不过,赵坚认为,铁路进一步提速,包括提高动车、高铁占比,不是提高铁路运力、缓解春运买票难的有效途径。因为这样会提高铁路运营成本,且高铁票价是普通铁路的3倍。如果以压缩普通列车对数为代价,会侵害中低收入群体的利益。淡季少开,则会造成运力闲置,导致更严重亏损。
(据财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