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苏州打造“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新模式
本报讯(□时婷婷 通讯员俞祚真) 通过利用互联网,发挥服务覆盖面广、互动性、时效性强的优势,苏州市牵手“互联网+”,合力增强公共法律服务能力。
近日,苏州市利用信息化建设契机,加强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完成了三级网络平台建设。目前,常熟、昆山、吴江、吴中等地两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视频系统基本实现互联互通,常熟市还在群众法律服务需求多的村(社区)站点设置网络设备,方便与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值班律师等联系。该市在姑苏区率先建成了数字化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提供24小时在线智能法律专家服务。
同时,苏州市在司法行政微信、微博、“e同说法”APP中增设公共法律服务模块,为市民提供“指尖上”的法律服务。“苏州普法”微信粉丝达8万人,在全国司法行政微信影响力排行榜中位居前列;“e同说法”APP注册用户突破10万人,连续两年被评为“家在苏州”主题品牌活动优秀项目。在全省率先推出12348公证咨询热线,市公证处联手腾讯公司推出手机微信公证服务平台。
另外,苏州市还着重发挥网络论坛效应。由市政府主办推动“寒山闻钟”论坛,积极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意见,并适时邀请网友走进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解答法律疑惑,听取意见建议。部分青年律师入驻昆山最大的社区BBS论坛,专版推出线上“律师帮帮团”,该市西祠胡同论坛、东太湖论坛等也有法律服务人员参与法律服务,引导网络论坛发挥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