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三届“长三角法学论坛”在江苏南通召开
陈冀平作书面讲话
本报讯(记者顾娟 □时婷婷 吕朝阳 周维愚) 11月23日,以“环境污染防治法律问题研究”为主题的第十三届“长三角法学论坛”在江苏省南通市召开。中国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陈冀平作书面讲话。江苏省法学会会长林祥国在开幕式上致辞。
陈冀平代表中国法学会对本届论坛召开表示祝贺。他指出,本届论坛主题符合当前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和部署要求,符合当前长三角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符合长三角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是近年来国内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热点民生问题和各级党委政府普遍面临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希望这次论坛能多出成果,多出精品,多出力作,为促进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经济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安全稳定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陈冀平要求,全国各级法学会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全面加强法学会系统党建工作,加快推进省市县法学会党组建设,充分发挥党组在本单位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对法学会各项工作的政治引领牢牢抓在手上,切实把法学会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思想和行动上紧随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和路线方针,紧密结合当地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大局,紧密结合群众所需,不断促进法学会工作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紧密链接。要不断扩大法治论坛的吸引力和影响力,选好论坛主题,建立合作研究机制,把论坛组织发动好,提高论坛成果的转化质量。
林祥国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江苏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方针政策,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促进环境质量改善,保障生态安全,形成了比较严格的生态文明法治保障体系。江苏省法学会举办了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学术研讨活动,有效助推了江苏生态文明法治的建设和发展。未来五年,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江苏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七大重点任务之一,江苏将打好治气、治水、治土三大攻坚战,力争实现生态环境质量的根本性好转。“本次论坛在江苏举行,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学习借鉴兄弟省市的成功经验,为促进江苏生态文明建设以及长三角地区生态环境联防共治贡献智慧和力量。”林祥国说。
开幕式上,还举行了论坛获奖论文表彰颁奖仪式,本次论坛共征集到论文368篇,评选出论文一等奖6篇、二等奖10篇、三等奖14篇。
开幕式后,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武汉大学教授王树义,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周珂分别就加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立法、论环境司法能动性做主题报告。专家学者就环境保护法实施与司法保障、环境多元治理研究进行专题研讨。
论坛期间,法学专家及论文获奖代表还就“环境保护法实施与司法保障”“环境多元智力研究”进行了分阶段专题研讨。
本次论坛共有来自上海、浙江、安徽、江苏等地20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交流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