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南通市法学会打造法学会“会员之家”
本报讯(记者顾娟 □时婷婷) “近年来,我们把加强法学会队伍建设,强化会员管理服务,作为整个法学会工作的基础,作为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优化会员发展计划,创新会员管理方法,凝聚全体会员的智慧和力量,充分调动他们参与法学研究和法学会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江苏省南通市法学会负责人介绍。
高质素的会员队伍是法学会发展的坚实基础,但以往会员年龄老化、学历层次不高、分布不均匀等问题困扰着法学会工作。为此,南通市以2013年换届和调整领导体制为契机,重新布局,规范管理,在提升整体素质和研究能力上下功夫。
2013年换届后,南通市法学会在政法、教育、卫生、税务、劳动等40多个部门发展1300多名新会员,分级建档管理,并制定了《会员管理办法》《会员服务工作规则》《会员信息档案管理规则》《会员联络员职责和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同时,定期对骨干会员进行培训,建立绩效考评机制,对于会员的优秀成果给予一定奖励和资助,从而实现了会员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
在完善制度的同时,南通市法学会把分散型的社会团体变为紧密型的学术团体,将增强法学会的凝聚力作为工作重点。“我们通过搭建工作例会平台、开发会员联系平台、构建学术交流平台、拓展社会宣传平台等‘四大平台’来沟通、凝聚广大会员,拓宽服务范围和领域,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南通市法学会工作人员介绍。
据了解,南通市法学会为推进研究领域拓展,先后组建了宪法法理学、行政法学、民法民诉法学、刑法刑诉法学、大调解法治化、法治南通建设、社会法学、婚姻家庭法学等11个专业研究会,使之成为日常工作交流平台;并利用QQ群、微信群,定期征求、听取会员对学会工作的建议和需求,及时发现会员服务管理中的问题,并以会员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主要标准;通过市、县法学会联动,以与各研究会联办年会为主要形式搭建交流平台,组织会员开展各类学术活动;改版了法学会刊物《南通法苑》,增设多个栏目,用于介绍法学研究最新动态,刊登会员优秀论文、调研报告等,扩大了会员及法学会的社会影响力。
南通市、县两级法学会相继出台了《法学研究课题管理办法》和《优秀法学研究成果奖励细则》建立学术研究激励机制。围绕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的重要领域、难点环节方面的法律问题,开展重点课题招标和法学研究,并通过调研报告、情况分析等形式,使重要法学研究成果形成人大代表议案或政协委员提案。
“法学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老百姓更好地懂法、用法,推动依法治国进程。”南通市法学会负责人说。
为了让法学工作运用到实际中,南通市法学会变单一的法律宣传为内涵丰富的法治宣传。组织会员组建江海法治讲坛讲师团,开展法治惠民系列活动,建立法学法律人才组成的专家库,邀请专家学者参加面向社会的重大宣讲、咨询、论证、诉讼等法律服务活动,建立企业总法律顾问团等,真正使法学会起到服务作用。
如今,南通市法学会的会员们,不仅承担法学研究工作,更当起了为南通发展出谋划策的智囊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