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版文章标题:
传统文化“中国梦”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2014年10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如是说。
这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了独特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有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有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
在这次讲话两年后的2016年10月24日至27日,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提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修养、讲道德、讲诚信、讲廉耻。各级领导干部是人民公仆,没有搞特殊化的权利,要带头执行廉洁自律准则,自觉同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作斗争,注重家庭、家教、家风,教育管理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
六中全会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作为继续全面推进从严治党、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的坚实根基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
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述,构成了当今开展各项国学教育的基础,成为今天国人学习与弘扬国学的强大动力。
相关报道详见05~07版
策划人:田雄 李晓健 执行:张晓娜 赵春艳 李晓健 叶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