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大栅栏街道国粹苑唱响京剧说法新篇章
本报讯(记者赵春艳 通讯员赵永进) 传统京剧也能和普法知识相结合?北京市西城区大栅栏街道就通过传统京剧新唱的方式揭开了街道“七五”普法的序幕。下一步,街道还会结合地区实际,不断创新普法形式,通过居民喜闻乐见的形式不断推进“七五”普法宣传。
“我宣布大栅栏街道‘七五’普法启动仪式正式开始……”近日,街道“七五”普法进社区启动仪式暨“唱戏曲 说新法 构和谐”法治宣传活动在百顺社区国粹苑正式启动。当天,西城区法治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街道办事处等相关单位领导、西城区法律援助中心和晨夕法律服务中心的公益律师以及百顺社区百事顺遂京剧票社的票友、地区居民们共同参加了活动。
“今年年初我们街道被评为北京市法律援助先进单位,下半年又被评为北京市‘六五’普法先进单位,这既是对我们街道法治宣传工作的整体认可,更是对我们的一种鞭策。今天‘七五’普法正式启动,也希望我们继续努力创出更优秀的成绩。”活动中街道法治宣传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张浩向大家介绍了地区多年来的普法工作,并对今后“七五”普法工作进行表态发言。
随后,西城区法治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司法局局长李铁和街道办事处苏昊主任共同上台启动仪式球,标志着街道“七五”普法正式进入新旅程。
当天,百顺社区京剧票社带来的改编京剧《钓金龟》让大家眼前一亮。众多周知,《钓金龟》讲述了宋代一位老妇康氏因为大儿子当官后不赡养自己,而通过讲述二十四孝等教育小儿子的故事。在现场,大家除了欣赏到脍炙人口的二黄原板唱段外,西城区法律援助中心公益律师、金石律师事务所刘玉晶律师也受邀来到现场,通过讲解遗弃罪、虐待罪等,从法律角度对该京剧提出的孝敬老人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解读。
“我觉得这种形式特别好,把京剧和普法结合在一起,生动有趣,我们居民也能听得懂,学得快。”说起这种普法形式,社区居民杨宪华不由得伸出了大拇指。同样,这种形式也得到了李铁局长的肯定点赞,“把普法和街道特色相结合,大栅栏街道这种形式很有特色,也有创意,值得全区借鉴。”
值得一提的是,当天,李铁和百顺社区党委书记王琪还共同为国粹苑揭牌,今后,国粹苑也将作为“西城区市民法治文化苑”,开展法治宣传活动。
据了解,京剧文化一直是大栅栏地区的一大文化特色,随着国粹苑的落成,此次将普法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也是今年街道“七五”普法的一项创新,旨在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将普法活动融入到居民日常生活中,不断提高地区居民的法律意识和素质。下一步,街道还将不断创新普法形式,通过利用传统京剧、评剧、相声等艺术表演形式、在校园举办青少年模拟法庭等,不断引导地区居民学法、懂法、用法,在地区营造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让法律真正为地区居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