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剑突击队”10年救下50名人质
100%处置突发事件
蓝剑突击队,是北京市公安局反恐及处理突发事件的尖兵精英,国家十大反恐突击队之一。在劫持人质或恶性突发事件的现场,他们或谈判劝降兵不血刃,或如神兵突降一招制敌,或远程狙击一枪毙命。他们经受魔鬼训练,练就钢铁般的意志,10年间救下50名人质,100%成功处置突发事件。
10年救下50名人质
今年夏季,北京市朝阳区发生一起劫持人质案。凶犯窜至一处自建房中,持刀挟持一名女子和她9个月大的孩子。蓝剑突击队奉命营救。
凶犯和人质所处的自建房只有10平方米,前后被其他民房包围,房屋之间相隔不足两米。自建房的屋门是防盗门,一个连通外界的后窗上还加装了防护栏。经过综合评估认为,现场环境无法架设枪支,也很难接近突入。特警总队副总队长刘国长一边与凶犯谈判,一边为近距离射击寻找突破口。可是,凶犯不谈条件,就是发疯似的让警察撤走。
经调查,凶犯此前在外地扎伤了一名出租车司机,为躲避处罚跑到北京,成了惊弓之鸟,入室挟持人质。两名人质被劫,命悬一线,而凶犯则越来越激动。经过反复谈判沟通无效,刘副总队长找准时机,发出处置信号。早已潜入房后的蓝剑队员手持手枪,从后窗的缝隙处瞄准,一枪击毙凶犯。
从2007年至今的10年间,蓝剑突击队共处置劫持人质事件44起,100%成功处置,解救人质50人。其中5名穷凶极恶的歹徒被当场击毙,39人被制伏抓获。
蓝剑突击队是首都公安反恐处突的专业力量,主要承担严重暴力、恐怖案事件和个人极端行为的现场处置等急难险重任务。
特警总队蓝剑突击队队长吕向东告诉记者,队员们各个身怀绝技,很多人曾经还是运动健将,甚至全国冠军。队员中来自体育院校大学生的人数超过七成,有的练过柔道、散打,有的擅长搏击武术,都有自己的特长。
每年入警的新兵先在特警总队接受一年的基础培训,然后优中选优,分配选拔到蓝剑突击队,再进行三个月封闭专项培训。最后分到中队,指定师傅言传身教,师徒同吃同住,徒弟们学习、训练、做人先要和师傅看齐。训练两到三年,能掌握基本技能了,才可以跟着出现场,感受实战氛围。训练五至八年,才能真正成为蓝剑精英。
魔鬼训练锻造“蓝剑”
在北京公安系统中,特警总队的训练考核标准是各警种中最高的,但蓝剑突击队的要求更加严苛,按照市局其他单位标准达到优秀的,在特警总队只能算良好的,但在蓝剑只能算及格。再比如训练狙击手,从15米打到1000米射程,不仅要练卧姿,还要练跪姿、站姿、蹲姿等各种姿势,甚至用胳膊、腿做支撑,在队友身上架枪,总之怎么别扭怎么练。
日常对战训练,队员们一开始用海绵棒打,再换成橡胶棒,最后就直接用真刀。吕向东说,现场环境千差万别,不可能次次都舒舒服服地打出去,平时的训练就是训练狙击手,在不同的地形和姿态下,都能保证命中率。
蓝剑狙击手的枪法如何?50米外可以打断0.8毫米的钢丝,瞄准锋利的刀刃射击,刀刃被打豁一个口子,而子弹一劈两半……狙击手们每年有200多天都与枪为伴,经受着极端的魔鬼训练。“训练高于实战,才能保证实战中的水准。”这是吕队长的口头禅。
在以前更极端苛刻的训练中,队员手拿着苹果,头顶着苹果,让狙击手练射击。“危险是肯定的,如果这样你不敢打,到了现场,前面是人质,歹徒还是移动的,你敢打吗?”吕队长说,这叫信任训练,就是这种极端的训练,建立了彼此之间的信任。
2012年7月18日,一名男子在呼家楼地铁站内,持刀将一名女安检员挟持,并将人质颈部划伤。谈判十分艰苦,凶犯挥舞着匕首,先是索要5万元钱,一会儿要手枪、子弹,一会儿又要冲锋枪,还逼迫警方一小时内送到。现场空间狭小,又无处躲藏,根本找不到掩护。吕队长干脆和总队政委王毅配合,用身体挡住凶犯的视线。
嫌疑人不断给警方倒计时,威胁要杀掉人质。无辜的女安检员惊慌失措地哀求“救救我,救救我”。两个多小时谈判无果,眼看歹徒抖着手中的刀就要伤害人质,趴在地上的狙击手张宏利用特警总队王毅政委和吕队长交换位置这个空当果断扣动扳机。子弹从吕队长双腿之间射出,从政委身边擦过,直接击毙歹徒。对于这个看似“玩儿悬”的战术,吕队长信心满满:“我们就是有这个信心,有对彼此的高度信任,这样才能果断地执行战术。”
人质安全永远放在第一位
在每一个危急的劫持现场,指挥者决定着开不开这一枪,什么时候开枪。从一定程度上说,这个决定也掌握着一个人的生杀大权。“会对发出开枪的命令,感到纠结吗?”吕队长摇摇头,“无论是人质还是劫持者,我们尊重所有的生命,但开不开枪,不取决于我们的态度,而取决于歹徒对人质的态度。”
如果通过谈判能拿下来是最好的结果;其次是通过谈判创造条件,制伏歹徒解救人质;谈也谈不了,也接近不了,歹徒已经对人质造成伤害,甚至扬言要杀害人质,情绪狂躁难以控制的时候,必须果断处置。
2012年6月12日晚,一歹徒在过马路时,毫无征兆地突然把一个老太太手里抱的孩子抢走劫持。属地派出所迅速疏散人群,在现场拉起警戒线,歹徒挟持人质就在马路中间和警方对峙。
“我们到现场时,凶犯已经用刀割伤了孩子。歹徒抱着孩子的上身,奶奶就在旁边抱着孩子的腿,既不愿撒手,也不敢强行拽回,处在崩溃边缘不断地哀求。”吕队长说,现场环境空旷,虽然有利于观察,但抓捕队员无法接近。谈判组试图和凶犯沟通,但是任凭好话说尽,他却什么条件也不说,拒绝谈判。
孩子已经失血,抓捕没有条件,请示上级之后,现场指挥员果断命令狙击手——择机射击。“啪——”清脆的枪声响起,歹徒应声倒地。其他队员立刻冲上去抢救孩子、安抚老人。
吕队长说:“确保人质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人质要是在我们眼皮子底下被杀了,要我们还有什么用?”不到万不得已,指挥员不会下令一枪毙命,在绝大多数时候,蓝剑队员是抓住转瞬即逝的战机,一招制敌。
在制伏歹徒过程中,队员们常常是从距离歹徒几米远的位置,飞扑、制敌、夺刀,一连串动作在眨眼间一气呵成。歹徒一个转头,或者注意力稍有分散,就已经被制伏。
2014年7月30日,一名男子劫持一名女孩,用自己的胳膊勒住女孩脖子,手握尖刀抵住女孩的后颈。蓝剑突击队赶到现场后,该男子挟持女孩,躲进商场的一个墙角。
这一次,劫持者没有任何诉求,根本不和谈判员交流。对峙的时间长了,女孩神经紧张得到了极限,浑身发抖。“你看,她已经站不住了,你让她蹲下来歇会儿吧。”谈判员乘机安抚,歹徒用刀抵住女孩,一起蹲了下来。
就在这个时候,早就悄无声息贴在一堵墙边的抓捕队员张亮,从距离歹徒3米多远的位置突然启动,抓住歹徒持刀的右手,死死按在他胸口上。女孩获救,整个制伏过程还不到一秒钟。
如果不是亲眼看到现场录像,很难想象,蓝剑队员的身手竟能如此敏捷。别看就是一瞬间的事,无论是反应速度还是制敌技术都是严苛训练的结果。就连每次制伏歹徒的姿势,按、拉、推,都要根据歹徒持刀抵住人质的位置来选择。
钢铁队伍凝聚人心
148名队员,平均年龄27岁,蓝剑突击队10年间共处置劫持人质和恶性突发事件44起,其中5名穷凶极恶的歹徒被当场击毙,39人被制伏抓获。一年365天,蓝剑突击队近300天吃住在单位,遇上大型活动,更是全体停休。
有一次,在歹徒举起刀要杀害被劫持女童的一瞬间,狙击手将他一枪毙命。几十名围观群众高举双手,发自内心地鼓掌,人群中甚至喊出了“警察万岁!”楼上的狙击手,站起身来,向周围的老百姓,远远敬了一个礼。那也是第一次,神秘的蓝剑队员站在人前,接受礼赞。“那场面,对我们真是很大的鼓舞。”吕队长说。
更重要的是,队员们在蓝剑找到了归属感。他们组建了几个兴趣小组微信群,擒拿格斗的、攀爬的、狙击的、抓捕的等等,让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兴趣点,还可以共同提高。同时,吕队长设立了“英雄榜”,卧推、引体向上、射击、攀爬……鼓励每个队员通过苦练来挑战,创造新的纪录,也让每个人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此外,他为老队员想出路,或培养人才走上管理岗位,或根据队员的需要推荐到离家更近合适的单位。
这支钢铁般的队伍,内部却是兄弟情深、侠骨柔肠。一个队员的父亲患了癌症,正发愁没钱看病,其他队员知道了,就自发组织募捐,当时一个人的月工资才几百块钱,整个队最后捐了7万多。在吕队长看来,蓝剑就像他们的家,谁会舍得离开自己的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