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最高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晒出成绩单

    2015131日成立至今,第二巡回法庭发展创新了巡回接访、巡回开庭、巡回阅卷、巡回询问和巡回宣判等各项巡回审判工作,将“巡回审判”发挥到极致,最大程度保证了当事人权益,被老百姓称为“家门口的最高法院”。作为司法改革的“排头兵”“试验田”,第二巡回法庭晒出了一份出彩的成绩单。

 

  201522日,最高法第二巡回法庭第一天办案,来访的有1000多人。“法院门口的铁闸门都被挤坏了。”第二巡回法庭法官齐素对法庭成立当天的情形记忆犹新。

  今年1010日,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廉政监察员曾广东对记者说:“本以为经过一个假期后来访人员会很多,结果很意外,没几个人。”他对工作成果很欣慰。

  第二巡回法庭发展创新了巡回接访、巡回开庭、巡回阅卷、巡回询问和巡回宣判等各项巡回审判工作,将“巡回审判”发挥到极致,最大程度保证了当事人权益,被老百姓称为“家门口的最高法院”。

  2015131日成立至今,作为司法改革的“排头兵”“试验田”,第二巡回法庭晒出了一份出彩的成绩单。

“巡回”上的重头戏

  第二巡回法庭设立后,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巡回审判如何在最高法院进行,此前尚没有形成机制。对此,第二巡回法庭积极探索巡回审判办案模式,以便民利民和提高工作效率为目的,进行了大胆尝试。

  第二巡回法庭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积极开展巡回接访、巡回开庭、巡回阅卷、巡回询问和巡回宣判等各项巡回审判工作。同时在实践基础上创设了巡回点制度,即结合巡回区案件数量、涉诉信访、交通条件以及地域分布等综合情况,确定了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牡丹江市、佳木斯市、长春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通化市、松原市、大连市、锦州市共11个中级人民法院作为第二巡回法庭巡回点。

  据了解,巡回点制度的程序操作特点主要体现在巡回审判的地点选择上,根据双方当事人住所的不同,巡回点法院也相应有所不同,既坚持方便诉讼,又兼顾审判地点选择上的程序公平。一是案件当事人住所地在同一巡回点内,巡回审判一般应在该巡回点所在法院进行,以体现最大限度便民。二是案件各方当事人住所地在巡回区内同省不同地市,巡回审判可选择当事人共同邻近的巡回点所在法院进行。三是案件各方当事人住所地在巡回区内跨省不同地市,相关庭审活动则在第二巡回法庭所在地进行。

  为了确保巡回点工作有效开展,还专门制定了《第二巡回法庭巡回审判工作办法(试行)》,明确了包括开庭、询问、调解、阅卷、调查取证、接访等多项巡回审判工作的具体操作规范,并对主审法官“上半月巡回审判、下半月合议办案”的巡回办案时间加以制度化规定。

  最高法第二巡回法庭庭长胡云腾指出,在巡回区的法院内创建若干巡回点,不仅能够进一步方便当事人诉讼,而且有助于加强巡回法庭与地方法院的沟通与联系,及时了解、共同探讨当地法院审判中存在的问题,能够相对固定地获得巡回点法院的大力支持,有的还专门设立了巡回办公室和法庭,确保巡回审判有着牢靠的基地保障。

  2015115日,胡云腾在吉林省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刑事申诉案件,并对原审被告人进行了提讯。对当事人申诉的故意杀人罪和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的事实进行了询问。胡云腾解释,这种提讯是第二巡回法庭开展巡回审判的一种方式,也是面对面听取申诉案件当事人意见、查明申诉案情的一项改革。

  数字显示,截至2016930日,法庭已开展巡回审判活动394次,累计参与1240人次,累计工作602天。

  一系列的实践证明,巡回点的设立,进一步发挥了巡回法庭作为“家门口的最高法院”的便民利民作用,巡回点已经成为巡回法庭在东北的一张名片,巡回法庭及巡回点的设立亦被人民网评为201510项便民举措之一。

涉法信访的“锐减”

  尽管第二巡回法庭的法官们预计到正式办公那天会有很多人,但情况还是超出了预期。

  听闻最高法院巡回法庭设置在了沈阳,很多东北三省的信访案件当事人慕名而来,巨大的信访压力不期而至。这种情况下,胡云腾明确了基本原则——“坚持公开、透明、同一的接访标准。只要符合接访标准的,不论是穿草鞋的还是穿皮鞋的,是找人还是不找人的,都同等对待。对于不符合接访标准的,不论闹得多凶,来了多少次,都不给予法外关照。”

  由于涉诉信访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个层面。第二巡回法庭根据接待、登记、接谈、办案等工作环节,制定了登记接谈须知、申请再审指南等,引导帮助来访群众行使申诉权;制定来访接待规则、诉讼服务公开、一次性告知等工作制度,规范涉诉信访工作。

  胡云腾告诉记者,接待信访,通过建立导诉机制,耐心细致地同来访当事人进行说理,有针对性地解决当事人的诉求,对确有错误的案件主动提起再审。实践证明,这样做不仅能够树立法庭的权威,更能促进群众树立法治意识,特别是“程序意识。”

  20157月,家住黑龙江农村的67岁老人丁桂香(化名)几经颠簸来到第二巡回法庭,向法官们反映当地村委会卖地及村领导贪污腐败的事情。

  接待人员明确告诉她,这种情况应向当地纪委反映,或者先向当地法院起诉,不符合巡回法庭的受案范围。丁桂香失望而返。

  “老百姓对巡回法庭期待很高,但法院必须按照法定管辖范围和程序来,不可能什么事都管。对于不属于我们受理范围的来访,我们也会尽最大努力做好释明工作,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办。”第二巡回法庭诉讼服务大厅主任孙大山表示。

  涉诉信访问题成因复杂,其解决不仅需要各级法院形成合力,有时还需要地方党委、政府和有关政法机关支持配合。第二巡回法庭建立了与最高人民法院本部相关部门的专项信访信息通报制度,建立了与地方党委、政府、相关部门及巡回区各级法院协调配合、信访分流、集中化解等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各方力量,形成信访工作合力。

  为充分发挥巡回法庭职能作用,第二巡回法庭有针对性地开展巡回接访。根据信访案件梳理情况,集中安排接访法官到信访案件较集中的地区巡回接访,就地听取信访群众的意见,力争将涉诉信访矛盾化解在当地。

  “二巡最大的成就感就是涉诉信访的根本好转!”胡云腾坦言,涉诉信访从开门第一天的1000多人次,到现在每天只有不到100人次。从信访案件的具体情况来看,去年80%都是陈年老访(十几年的案子),现在接待的80%都是新访。说明过去的陈年老访多数都解决了,“那些上访群众已服判息诉了。”

  胡云腾说,除了狠抓各类申诉案件、申请再审案件的公正审判这一根本化解申诉信访的措施以外,依照法律程序和法律规则处理涉诉信访的同时,还要求东北三省把最难办理的信访案件交给第二巡回法庭办理。胡云腾认为,处理涉诉信访难题,只要四级法院形成合力,坚持严格依法办理,认真踏实办理,就没有解决不了的信访问题。

“办案”上下狠功夫

  20153月,第二巡回法庭的第一槌由胡云腾敲响,自此确立了审理案件的一系列办案机制。

  “司法独立,干预曝光”,审理第一案时,第二巡回法庭即通过新闻媒体向全社会提出此项规定。明确告知诉讼各方,凡是通过法院外部或者内部人员干预过问案件的,合议庭将把此行为记录在案、存于正卷,并向其他当事人公开,而且将视情节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截止到目前,胡云腾说,“未发现一起因打招呼、过问案件等情况。”

  第二巡回法庭自第一案后就形成了全部案件“两个随机”工作机制。即承办法官随机生成、合议庭组成人员随机生成。电脑随机分案有助于增长主审法官审理各种案件的才干;随机组成合议庭也有助于防止合议庭固定和人为控制分案可能产生的弊端。

  第二巡回法庭副庭长虞政平告诉记者,除了随机分案,审判长签发文书、庭领导带头办案等一系列审判运行机制,充分体现了“审理者裁判、裁判者负责”的全新审判权运行模式,和以往法官开庭后要层层上报的审判办案模式有着明显的不同。正是基于这些审判权运行机制的改革,第二巡回法庭各项办案指标均在最高法院名列前茅。

  为了将案件查清办实,巡回法庭内部建立了主审法官会议制,为巡回法庭自身统一法律适用提供了有效保障。根据法官会议规则,凡是合议庭决定提审或者指令再审的案件,重大疑难复杂案件、新类型案件都应当报请主审法官会议讨论研究。广泛开展系统调研,针对巡回区不同类型的案件特点进行分析,形成调研报告,并通过座谈交流形式对巡回区法院的司法标准予以统一指导。

  数据显示,截至2016930日,第二巡回法庭已经召开主审法官会议39次,讨论的议题涉及司法改革、建章立制、统一法律适用等,共讨论案件118件,占全庭总收案数的6.62%,其中民事案件91件,刑事案件14件,行政案件13件。主审法官会议的这一程序性约束机制,对于确保案件质量,保障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司法标准统一,越来越体现出难以替代的价值。

  虞政平说,通过审判重心下移,事实上最高法的监督也前移了,这给巡回区各级法院的监督压力也是空前的。第二巡回法庭在同巡回区各级法院的座谈中,也明显感受到了这种监督前移的压力。巡回区各级法院的干警,在公正办案上更为努力,司法公正性更加得到保障。尤其是跨省案件地方保护的色彩大大减少,司法的统一性获得更有力的保障。正是因为巡回法庭高度重视跨省、跨行政区域案件的审理,使得巡回区法院案件法律适用的统一性、案件的公正性都大大提升了,证明了重心下移的巡回法庭的设立的确可以有效破解长期以来地方保护的难题。

  据悉,第二巡回法庭坚持审理跨省行政和民商事案件必须以公开开庭、公开询问为基本原则,对于跨省重大民商事及行政二审案件,合议庭意见不一致的,必须提交主审法官会议讨论,必要时提交院审判委员会讨论。

  截至2016930日,第二巡回法庭以当事人不在同一省份为标准,受理跨省行政和民商事案件共计249件,占全庭受理行政和民商事案件的17.82%,其中纠错改判案件37件,消除了地方干预、遏制了地方保护,树立了良好司法公信力,把中央的改革精神落到了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