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版文章标题:
谁动了你的“秘密”
——聚焦个人信息安全
最近徐玉玉、宋振宁两名准大学生因受到电信诈骗刺激而猝死的新闻,再次掀起公众对电信诈骗的声讨。尽管一批又一批涉嫌电信诈骗的不法分子从海内外缉拿归案,但由于电信诈骗而引发的对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的讨论并没有结束。
是谁泄露了公民个人信息,导致电信诈骗案件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有人说,电信诈骗之所以屡屡得逞,是因为个人信息“裸奔”泛滥,骗子能报出准确的个人信息,所以迷惑性强,稍有不慎就容易上当。而个人信息大范围泄露,与网络实名制有很大关系。
如果,单单把问题的症结归结于网络实名,显然有失偏颇。毕竟,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电信诈骗大案频发,社会影响恶劣,其实早已引起中央的重视,徐玉玉悲剧发生之后更是施以重拳打击。
不久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在上海考察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时强调,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主动进攻、重拳出击。
一场反电信诈骗的战役正在打响。(报道详见05-08版)
策划人:王涵 执行:杜涛欣 李张光 王涵 周頔 徐晓敏 王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