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四措并举”织牢防邪屏蔽网
本报讯(记者刘国彬) 近年来,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双洞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发展机遇,从“防”字上攻克邪教侵蚀,“四措并举”有效织牢了防邪反邪屏蔽网,使美丽乡村建设和无邪教创建相得益彰,成为六盘水市远近闻名的“无邪教创建”示范村。
从钟山区月照社区向外13公里,镶嵌在青山绿水中的双洞村恍然出现。质朴的民风,有效的管治,让这个拥有1796人的小乡村在2015年以后人均收入较2013年提高64%左右。
“遍访”群众做原始“数据库”积累,从“防”字上攻克邪教侵蚀。村中1796人中,通过“遍访”,对于思想保守、年老无助、致富无门者等易受邪教裹挟群体,送去了防邪知识、致富政策。通过对村民反邪防邪思想教育,全村950人进行学习,有效防止了村民被邪教“附体”。
要从根本上织牢邪教屏蔽网,出路只有把村民思想引导到创业致富上,对于2013年前的双洞村这显得困难重重。
据了解,双洞村是典型的“空壳村”,村中无集体积累,大量年轻人外出务工,独剩老人和儿童留守村中。没有富足的生活条件,没有先进的思想引入,这都加剧了留守人员被邪教渗透、裹挟,误入歧途的风险。
“把村民思想引导到创业致富上,只有他们日子过好了、精神充实了,才能有效‘抗邪’。”双洞村村支书赵华说。
2014年,钟山区要打造双洞村成为“城市会客厅”,在村中修建“月照养生谷”。有了政策,双洞村通过“一改”“二打造”“三变”、宣传四项措施并举,推进美丽乡村和无邪教创建示范村建设。
“一改”,改善双洞村基础设施,从房屋外观上改善“最美人家”民居环境。
“二打造”,一是从精神文明建设层面打造“最美人家”,二是从社会管理创新层面打造“无邪乡村”。
“三变”改革模式,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让资金变股金、资源变股权、农民变股民变出实惠。通过三变模式,群众勤劳致富的积极性充分调动,一门心思致富谋发展,从而没有时间去参加邪教活动,进而铲除邪教滋生蔓延的土壤。
在宣传教育上,双洞村结合农家书屋建立反邪警示教育基地,图文并茂用事实讲述邪教危害。
双洞村美丽乡村建设与无邪教创建活动相互促进,在改变生活中改变思想,通过“四并举”在村民心上织牢了一张防邪屏蔽网,让土地更为纯净,成为防邪拒邪的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