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动了我的名字?

  在现实生活中,因公民的姓名被干涉、盗用、冒用、随意更改等行为而造成的侵权纠纷数量不在少数。

套用他人驾驶证侵犯姓名权

  杨某一直从事货车驾驶员工作。201510月,他在进行驾驶证年审时,被告知因有多次违章记录未接受处理。经查询,杨某得知自己的驾驶证件已被李某套用了两年。期间,李某驾驶大型货车多次违章,均记录在杨某的违章信息里。同年底,杨某提起诉讼,要求李某停止套用其驾驶证的行为,并赔偿其驾驶证不能审验期间的误工损失。法院审理认为,被告套用原告的驾驶证件驾驶货车营运,致使违章情况记录在原告名下,侵犯了原告的姓名权,并因此而遭受损失,被告应当对损害后果承担民事责任。据此,法院判决被告停止套用原告姓名,赔偿原告经济损失1.9万元。

点评:

  为什么说套用他人驾驶证属于侵害公民姓名权的行为呢?姓名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决定、使用、变更自己的姓名并要求他人尊重自己姓名的一种人格权利。姓名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姓名决定权、姓名变更权和使用姓名权。具体到本案,从法律概念上看,驾驶证是自然人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登记注册并赋予相应驾驶资格的法律证件,自然人对其拥有专属使用权,他人不得盗用、假冒和不正当使用。从载体形式上看,驾驶证记载了驾驶人的姓名、性别、照片等个人信息,驾驶证号码即为其身份证号码。而从侵权行为上看,套用人套用的驾驶证除照片之外其他个人信息与被套用人的全部一致。据此,法院作出上述判决。

仇人与狗同名构成侵权

  黄某与何某系邻居,两家素来不和。20156月,黄某因病去世后,何某买了只宠物狗,取名“黄某”,与病逝的黄某名字相同,并在每次见到黄家的人时,何某就故意唤其宠物狗的名字,有意对死者进行侮辱。为此黄某家属多次上门交涉,但对方不予理睬。气愤之余,黄某的家属把何某告上法庭,要求被告更改对其宠物狗的称呼,并向原告及其家人赔礼道歉。法院经审理,判决被告更改宠物狗的称呼,并对原告及其家人当庭进行口头形式的赔礼道歉。

点评:

  姓名权在性质上属于人格权,具有专有性、非财产性的特点。正因为如此,出于公共利益的考虑,我国民法对姓名权的行使做出了必要限制:1.任何人在从事重要法律行为时,都负有使用其在户籍上登记的正式姓名的义务。2.自然人不得基于不正当目的而取与他人相同的名字,如故意给自己豢养的狗等宠物取与某人相同的名字。3.不得滥用姓名权。如基于不正当目的而改名换姓、以违背公序良俗的方式而允许他人使用自己姓名、非法转让姓名等等。

离婚一方能否做主更改子女姓名

  周先生与杨女士婚后生有一子。20148月,周先生与杨女士经法院调解协议离婚。协议约定,儿子随母亲生活,周先生每月可以探望两次。离婚后,杨女士常以种种借口阻止周先生看望儿子,甚至在未告知生父的情况下,擅自更改了儿子的姓名。周先生知道后,愤然提起诉讼,要求撤销儿子的姓名变更登记。法院经审理判决支持了原告的诉讼请求。

点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19条规定:“父或母一方擅自将子女姓氏变更随继父或继母姓氏而引起纠纷的,应责令恢复原姓氏。”此规定体现了父母平等的亲权原则。在子女出生及其未成年时期,其姓名是由父母依亲权决定的。我国实行的是父母平等的共同亲权原则,父母一方违背共同意思的亲权行为是无效的。

  当然,婴儿出生时的命名权由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代为行使,这不是说这个命名权属于监护人,而是说明在权利人缺乏意思自治能力时,其命名权由监护人行使。因此,父母为子女命名的时候,不是行使自己的权利,而是依据父母享有的亲权中的身份代理权,行使子女的权利。

  鉴于此,无论是夫妻在婚姻存续期间还是离婚之后,只要双方父母健在,除非监护权因法定事由被人民法院宣告取消,应双方协商一致,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子女的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