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法治更有温度和厚度

  “为了明天——海南省法治文艺进校园”巡演活动,作为探索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包含了法律与道德共融共建的“有温度”的法治教育尝试,也是贯彻落实“六五”普法规划的一项重点内容。其目的是让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共同构筑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坚固防线,打造未成年人思想道德与法治教育新品牌与新样本。

 

——记海南省司法厅副厅长、海南省普治办副主任林琳

  

  “在法律概念上‘一百减一等于零’——一个人无论取得多少成绩,只要触犯法律,往往一切归零。”这句出自林琳的名言,至今仍让许多孩子铭记于心。

  林琳是海南省司法厅副厅长、海南省普治办副主任,分管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在“六五”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中,他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工作大局,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开展经常化、持续性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精心谋划,积极参与组织、协调、监督、检查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亲力亲为、率先垂范,为海南省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做出突出成绩,得到了中央领导和司法部,海南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实现了海南省法治宣传工作历史性突破,尤其是在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上。

  说起未成年人,林琳总是流露出对法治的坚定信念、使命和对未成年人的真诚关爱,而他与未成年人缘分不浅。早前他就对问题少年的普法工作有过深入研究,如今又在坚持不懈地探索如何更好地对未成年人进行法治宣传教育。

  从201311月到201512月,林琳组织开展的“为了明天——海南省法治文艺进校园”巡演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普法效果,也成为海南省叫得响的法治宣传教育品牌。

  

打造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亮点

  

  一直以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与法治教育都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尤其是近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率一直居高不下,且犯罪主体呈低龄化和团伙犯罪等特点。

  据调查,海南省每年有2万多名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辍学生和未续读高(职)中的学生走向社会。由于他们在校学到的法律知识有限,法治意识淡薄,缺乏自我管理,存在法律盲区,犯罪、吸毒人数居高不下且出现低龄化趋势。

  2013年初,林琳三次专程造访海口市未成年人法制教育中心,接触到很多真实案例。

  “文艺搭台、法治唱戏”。林琳在深感忧虑的同时,下决心以海南省大力推动“法律六进”工作为契机,与海口市未成年人法制教育中心负责人一起研究,决定编排一台能让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情景剧或小品。其中不仅要用喜剧手法表现悲剧案例,还要巧妙穿插法律工作者的宣讲互动与引领导向,让法治教育真正“直达心灵”,改变以往普法教育仅仅停留在印发书籍、画册等呆板的宣传形式阶段。

  在林琳的推动下,201311月,海南省司法厅、省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普治办)在海南省委宣传部、省委政法委、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和海口市委宣传部等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创新法治宣传教育平台,在全省开展“为了明天——海南省法治文艺进校园”巡演活动,将海口市未成年人法制教育中心学员真实案例搬上舞台,演绎《家访》《我想有个家》《力度教育》《阿丽的生日》《梦幻网吧》《迷失》《甩不掉的幽灵》和《阿海的哥们》等8部情景剧,把法治教育变被动为主动、互动,让广大青少年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

  “每一场都是围绕主题即兴发挥,倾注了真情实感。”从201311月至2015年底,“为了明天——海南省法治文艺进校园”巡演活动共巡演260余场,行程遍及全省除三沙市以外的25个市县(区),观众达40多万,让全省61%的中学(中职)在校生在愉悦的艺术欣赏中接受法治文化的熏陶。

  期间,林琳还亲力亲为,自始至终地参与巡演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并以普法专家的身份深入学校为广大师生、家长做互动宣讲130多场次,受到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热烈欢迎。

  凡是听过林琳的宣讲,过了再久人们还会记忆犹新,因为那些贯穿在互动过程中的细枝末节都折射出他的智慧与用心。

  例如,他会问听讲人:“一百减一等于多少?”然后在众人齐声回答“九十九”的时候,他铿锵有力的声音响起:“一百减一等于九十九,是数学上的概念。而在法律上的概念却是‘一百减一等于零’——一个人无论取得多少成绩,只要触犯法律,一切全部归零。”“一百减一等于零”这个振聋发聩的独到点拨,直达人心,已让众多孩子永铭于心。他总结提炼出的“拥抱法治、成就梦想”“用良知引领心灵、用法治呵护梦想”等独特的法宣语言深入人心。

  

主题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有声有色

  不仅仅是法律进学校,为了深化“法律六进”活动,林琳组织开展了系列主题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继续深化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活动。

  “六五”普法期间,他先后组织开展了8个主题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共开展专题法治讲座800多场次、法律咨询1500多场次、发放法治宣传物品5万多件、法治宣传资料10万多份(册)。

  在3·15”“6·26”“12·4”等特殊时间节点,林琳更是不会错过。他以此为载体,着力做好特殊节点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

  此外,海南省司法厅还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法治创建活动。全省有6个市县(区)先后获评全国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7个乡镇(街道)获评全国人口计生依法行政示范乡镇,11个村委会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92个村获评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2012以来,先后获评“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市”“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林琳还带头学习法律法规,自觉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他在“六五”普法期间,先后深入机关、单位、学校、企业等进行法治专题讲座,受到热烈欢迎和广泛好评。

  在全面总结验收“六五”普法工作中,林琳精心组织。包括组织召开全省“六五”普法总结验收动员会,组织、协调并带队对全省19个市县、洋浦经济开发区和70多个省直部门贯彻落实“六五”普法规划及其决议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总结验收。组织新闻媒体深入18个市县实地采访报道,挖掘、提炼和总结“六五”普法亮点和典型工作经验。带队深入各市县、各部门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专题调研,并形成书面调研报告报省人大、省政府,代为起草省政府《关于贯彻实施“六五”普法规划及其决议情况的报告》。

  

拥抱法治成就梦想

  

  事实证明,“为了明天——海南省法治文艺进校园”巡演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普法效果。

  对于这一活动,海南省司法厅厅长屈建民表示,今后将争取把“法治文艺进校园”这一有效形式常态化,做成海南省法治宣传教育新品牌,一年一年坚持下去,尽可能让更多的青少年学生都能接受到法律的熏陶与洗礼,构建“百年树人”工程。下一步海南省司法厅还将考虑把这一新模式运用到其他重要普法领域,充分发挥“法治文艺”在法治宣传教育方面的独特优势,探索开展法治文艺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进军营等等,争取为全国法治宣传教育事业做出更大贡献、扛起更多担当。

  “在人生的旅途中,没有什么比遵纪守法更重要!”林琳说,在现实生活中,孩子的法治教育课程不会像其他课程一样有补考的机会,必须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治教育工作,用法治照亮孩子们的明天、孩子们的未来。一同推进法治校园、法治中国建设,是整个社会的使命。

  林琳的愿望是,通过他的一次又一次宣讲,“法治”一词能变得更有温度和厚度,而海南的未成年人也终将能够拥有对法律的信仰和信守,“如同我常常对他们说的那样——拥抱法治,成就梦想。”

  由于林琳工作扎实有效,勇于开拓创新,他不仅在海南省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中有较大的影响力,为群众所公认,而且不久前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第八次法宣会上被评为先进个人典型,其经验和做法也在会议期间进行交流。

  值得一提的是,林琳的另一身份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有法治才能有美好的未来”,海南的法治实践也催生了林琳创作的激情。他在一首名为《相信法治》的诗歌中写道:当一个个迷失的灵魂终于“浪子回头”,当一个个惊恐的眼神复归安宁拥抱光明,我们的目光温暖如春,我们的背影山一般伟岸,我们用承诺与担当写下:相信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