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法学会发挥小团体的大能量

    20155月,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和虎门镇率先成立了法学会。作为东莞市内首批设立法学会的镇街注重发挥基层法学会的大能量,在镇街这个小舞台上谱写精彩。

 

  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法学会副秘书长麦笑节这边为筹备周末普法主题活动奔走在镇政府职能部门和企业之间,那边忙着组织专家为长安镇法治建设开展学术研究。

  20155月,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和虎门镇率先成立了法学会。作为东莞市内首批设立法学会的镇街,长安镇和虎门镇一年多来始终在探索发展方式。全国的基层法学会普遍面临经费、人员编制、专家团队等资源相对受限的状况,广东省东莞市下辖镇街法学会同样面临这样的困难,但其注重发挥基层组织的大能量,在镇街这个小舞台上谱写精彩。

社区与法律顾问一对一

  目前,虎门镇法学会有6家律师事务所成员单位。为了充分发挥社区法律顾问和司法社工的专业特长,法学会结合虎门镇开展诉访分离善后衔接、一社区一法律顾问等工作,组织10名律师成立律师轮值组。

  律师轮值组协助信访维稳中心、访前法律工作室参与日常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确保每一宗到省、市、镇聚集上访的案件,都有社区法律顾问或轮值组律师及时到场参与调解、提供法律指导意见和进行法律咨询。

  据虎门镇法学会统计,目前法学会已协助接访涉法涉诉信访案件27宗,成功调解7宗,协助申请法律援助3宗,引导进行复议或诉讼17宗。

  在长安镇党委政府、社区、律师三方的支持配合下,长安镇一社区一法律顾问稳步推进。自制度实施以来,长安镇不断完善律师进村居工作的长效机制,建立起了“以社区购买服务为主,财政补贴为辅”的经费投入方式,保障社区法律顾问每周到社区值班一天,积极参与到基层社会管理和群众纠纷化解工作中,形成了多方共赢的工作格局。

  截至目前,长安镇共安排律师到社区值班665次,参加社区维稳研判会议638次,开展法律咨询、法治讲座等普法活动97场次,为社区把关审核民事经济活动等协议文书189份,引导和帮助群众寻求法律途径解决诉求502宗,使群众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便捷、优质的法律服务,有效地提升了社区法治化管理水平。

为社会治理提供法律建议

  “根据省里下发的年度考核内容的要求,课题研究是考核法学会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麦笑节在接受民主与法制社记者采访时表示,长安镇法学会的课题研究坚持紧紧围绕平安法治长安建设开展。

  今年24日,长安镇法学会组织法学会领导和会员单位召开了2016年法学课题调研工作座谈会,围绕法学会如何在处置劳资纠纷、违章建筑、食品安全、交通整治、环境保护等社会管理热点难点问题上为长安镇委、镇政府出谋划策进行了热烈研讨。

  会议初步拟定了“如何抓好依法治理与经济发展的平衡”“如何正确处理建筑领域的劳资纠纷”“如何正确立法与执法、学法与用法——以道路交通整治为研究对象”“如何加强对违章建筑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管”“非法营运如何从源头治理”和“如何依法落实对欠薪企业主刑事追责”等10多个研究方向。“这些课题研究报告报送长安镇委、镇政府,为镇委、镇政府的重大问题决策提供法治参考和法律依据。”麦笑节表示,不少报告和建议都报送给了长安镇委、镇政府并被采纳。

  虎门镇法学会自成立以来,坚持开展不同形式的会员活动,通过召开专题研讨会、学术报告会、座谈会等形式,选取兼具时效性与实用性的研讨主题,组织会员开展学术交流。20151215日,虎门镇法学会组织全镇5家律师事务所负责人召开座谈会,研究如何发挥法学会第三方机构的职能,搭建沟通民间和政府的桥梁,促进法治虎门建设。

常态化普法活动树立品牌

  要让法治建设理念深入民心,普法环节必须走在前面。虎门镇法学会副会长、秘书长刘盛渊表示,虎门镇法学会组织各个职能部门进行普法宣传活动,通过普法活动进社区、校园等活动,提升广大群众对法学会工作的知晓度,并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法治氛围。

  2016年,虎门镇法学会先后组织“国家安全与保密教育展览”“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活动”“青少年禁毒教育专题报告会”“防邪教知识进校园”以及信访法规宣传普及日等活动,制作并派发虎门镇法学会简介宣传册300份,在社会上形成了良好的普法氛围。

  长安镇的普法活动则更加常态化。在长青街,郁郁葱葱的休闲大道四周被商铺环绕,每逢周末,这里便成为长安镇市民的休闲广场。20158月起,每个周六,长青街从休闲大道变成普法街。长安镇法学会副会长、秘书长王庆秋介绍,普法街是由长安司法分局、长安镇法学会统筹安排的品牌普法活动。

  该品牌普法工作有序化、阵地化、常态化开展,每期活动由一至两个职能部门牵头,多个相关部门协作参与,针对各部门工作职能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宣传,以提高群众法律意识和素养,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