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长建:从检36年 用务实诠释忠诚
从检36年来,魏长建没有威风派头,没有豪言壮语,但他以严谨的作风和朴素的言行诠释着一个共产党员、一个检察官对检察事业的忠诚和挚爱,诠释着新时期检察官崇高的理想追求和纯朴的情怀。
从检36年来,他始终坚持用秉公执法、不枉不纵,从检察工作这个窗口向社会展示法律的威严与公正;坚持用打击犯罪、扶弱济困的桩桩善举,书写着一个检察官对法律、对人民的无限忠诚。
从检36年来,他始终坚持立检为公、执法为民,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兢兢业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了不平凡的业绩。他就是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魏长建。
据悉,自2001年以来,魏长建所分管的刑检部门共办理各类审查逮捕案件5100余件、审查起诉案件8600余件,定性准确率和法定时限办结率均为100%,依法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及公民生命财产安全。所分管科室年终考核多次名列全市第一。他多次受到上级嘉奖,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6次,先后荣获枣庄市首届《市民热线·法制版》节目“听众喜爱的十佳政法干警”、枣庄市“抗洪救灾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再难也要查个水落石出”
魏长建说:“公诉人,不仅要有精湛的业务能力,更要有强烈的责任感,面对犯罪嫉恶如仇,面对指责慷慨包容,只有精细严谨地办理每一起案件,才能有理有据地捍卫公平正义!”
2014年7月,在审查起诉夏某涉嫌诈骗孙某210万元案件时,夏某托关系找到魏长建,希望抬抬手放他一马,遭到魏长建愤然拒绝。后又巧言狡辩,拒不认罪,重金聘请知名律师,声称作无罪辩护。而该案由于证据不足,羁押时限快到,公安机关有意撤回案件。而被害人急于挽回损失,三番五次到检察院上访、哭诉、发短信,甚至威胁:“如果犯罪嫌疑人得不到应有的惩罚,我就死在检察院!”
针对陷入困境的案情,“再难也要查个水落石出。”魏长建对办案干警坚决地说道。他一边深入了解案情,安抚被害人情绪,一边提审夏某,与办案人员一起逐笔研究、推敲案情。经反复比对数百页银行往来账目,具有几十年办案经验的他果断分析,夏某肯定还存在以相同手段实施诈骗的其他犯罪。于是,他立即决定以此为突破口,制定详细补查方案,并与侦查人员一起赴滨州调查取证。因为时间紧迫,魏长建与侦查人员扎根宾馆中,累了就在传唤证人的间隙歇一歇,饿了就在楼下买点饭匆匆吃两口。经过连续5天不分昼夜的工作,使得案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数十页的新证据不仅证实了夏某已有犯罪事实,更依法对其新追加了其他4起犯罪。
在法庭上,魏长建和公诉干警管娅始终不卑不亢,精准答辩,双方针对辩论焦点进行了一轮又一轮唇枪舌剑的较量,最终让被告人一改当初的嚣张态度,哑口无言。最终,夏某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1年6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0万元。
庭后,一直在旁听席上的被害人给办案人发来了感激的短信:谢谢你们,检察官,无论案件得到怎么样的判决,都感谢你们的坚持和付出!就连被告人辩护律师也发来信息,由衷地称赞,这起案子办的是滴水不漏,让他心服口服。人们清楚,魏长建为此案的成功办结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判罪不是目的,教育重于惩治”
在魏长建分管的部门中,每年所办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占到了案件总数的8%。每当看见有未成年人不得不站在被告席上接受审判,魏长建总不愿直视他们闪烁泪光的眼睛,内心充满着疼惜和无奈。
为了教育挽救失足未成年人,他一方面号召要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犯罪行为,另一方面积极探索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新思路,着力构建维权、预防、帮教工作机制。
2012年3月,该院公诉部门在办理一起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时,发现案件中的小男孩身世很凄苦,从小父母离异,跟着亲戚生活。因缺少管教,稍大一些便追随社会不良青年占场子混日子,居无定所,以盗窃手机、自行车等物品卖钱果腹。从16岁第一次盗窃犯罪,到如今已经三进宫,金额一次比一次大、刑期一次比一次重。在干警偶然一次案件汇报中,魏长建了解到这个孩子的情况,让他无比牵挂。他多次考察后,觉得孩子本质不坏。于是在小男孩刑满释放后,魏长建亲自找他促膝交谈,教导他重新做人。后又帮助男孩联系工作,买好锅碗被褥,把他送到工作单位。魏长建的温情相助让男孩感动之余也幡然醒悟。男孩再也没有重蹈覆辙,还凭借着所学习掌握的技术踏实勤奋工作,在社会上站稳了脚跟,并成家立业,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魏长建常对干警们说:“判罪不是目的,教育重于惩治。未成年人的教育矫治工作如同是在滩涂上发现了即将干涸而死的许多小鱼,虽无力拯救全部,但拯救任何一只,对于一个家庭和一个个体来说,都是生命的全部。”
枣庄某高校9名学生在校期间表现良好,却因法律意识淡薄,在成人高考中帮助联系替考人员而触犯法律。魏长建在综合分析上述人员平时表现、犯罪情节后,为了学生的前途着想,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提出不起诉的意见,决定最大限度实施挽救。他会同办案人在该校以检察宣告的形式,公开宣读不起诉决定,当场对上述9人进行教育。此举不仅让学生们感受到法律的公正、公平,也让学生家长感动地热泪盈眶……
检察宣告结束后,学生家长感激地说:“感谢检察官,给了孩子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该校也对教育挽救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认可。
近两年来,魏长建所分管的部门共对25名未成年人依法决定不起诉,对16名未成年人跟踪帮教,引导他们重新融入社会,开始新的生活。他所分管的侦监科、公诉二科先后被授予省、市级“优秀青少年维权岗”,一名干警荣获“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把老百姓的事当成自己的事”
近年来,枣庄市市中区棚户区改造任务繁重,占据了全市棚改任务的70%。而棚改中层出不穷的矛盾纠纷碰头叠加,无疑又使该项工作面临诸多压力,让很多人望而却步,而魏长建则迎难而上。哪里有难啃的硬骨头,他去啃;哪里有难以化解的纠纷,他去做。正是凭着这样的担当精神,他成了棚改中的“铁胆英雄”。
2010年11月,在该区棚改工程中,一小区有5户家庭因拆迁补偿问题未能与拆迁部门达成协议,而在枣庄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工建设时,却纠集人员上前阻止,殴打施工人员,致多人受轻微伤,改造工程随之停滞,引起区委、区政府高度关注。事件发生后,魏长建主动请缨,从化解矛盾促进团结、保障棚改顺利进行的角度出发,亲自做枣庄某房地产开发公司负责人的工作,多次与被害人、5户家庭见面商谈,促使双方矛盾纠纷最终得到妥善解决。同时,在他牵头下,5户家庭主动与拆迁部门签订拆迁补偿协议,使棚改项目得以顺利进行,受到了区委的充分肯定。
问起在棚改一线工作的经验,魏长建说:“不要将群众当作你服务的对象,而是要把他们当作自己的亲人,当自己的事情去办,将心比心,急人所急,推心置腹,老百姓才会与你一家人不说两家话,理解和支持你的工作。”
在工作中,他也吃过闭门羹,饱尝过“剃头挑子一头热”的感受,但他的真情付出换来的是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用魏长建的话说:“就是一块石头,我也非得把它焐热!”
据悉,2010年至今,魏长建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10余次,其中危难冲突20余件,有力维护了全区社会和谐稳定。
魏长建说:“我特别热爱检察工作,因为它让我有一种职业自豪感和荣誉感,每当为老百姓解决一件事情,我的心里就有说不出的高兴。”
从检36年来,魏长建没有威风派头,没有豪言壮语,但他以严谨的作风和朴素的言行诠释着一个共产党员、一个检察官对检察事业的忠诚和挚爱,诠释着新时期检察官崇高的理想追求和纯朴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