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打造“破小案、暖民心”品牌
安康公安机关创新开展“破小案、暖民心”活动,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以“四小四大四重四用”为核心的推进措施,更好地破小案、暖民心、惠民生、保稳定。
2013年以来,陕西省安康市公安局党委坚持问题导向,结合社会治安实际,作出了“破小案、暖民心”活动的决策部署,将其作为民生警务的实践载体,作为提高“两率两度”的重要抓手,大胆创新、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探索总结了“制度+机制+战法”的侦查破案新模式,形成了以专业打职业、以体系打流窜、以秘密打隐蔽的打击犯罪新机制,破解了“发案多、破案少、追赃难”的难题,大大提升了打击多发性侵财犯罪的整体能力,较好地实现了更多地破小案、更准地办好案、更好地控发案的目标。
主要做法及成效
“破小案、暖民心”活动开展以来,我们创新推出了一系列务实管用的措施,建立了一批实用实效的制度机制。
一是坚持如实立案,为“破小案”打好基础。二是建立和规范刑事技术分室,落实“一长四必”现场勘查制度。三是加强刑侦队伍专业化建设,推行“4+N”警务运行机制,形成以专业打职业的优势。四是制定了《破小案工作机制》,总结提炼了“355”情报研判工作法,解决侵财“小案”打不着、打不深、打不透的问题。五是强化“破案必追赃、追赃必返还”的执法为民理念,尽最大努力追回赃物、挽回群众损失。
陕西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祝列克,副省长、省公安厅长杜航伟对安康“破小案、暖民心”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近期陕西省公安厅印发的《陕西省打击“盗抢骗”犯罪工作指导意见》,将“破小案、暖民心”作为第一项举措,上升为全省战略部署。安康市政府2015年、2016年连续两个年度把“破小案、暖民心”列为政府公开承诺事项,被市委、市政府评为2015年度社会管理创新一等奖。公安部刑侦局《刑事侦查工作简报》、陕西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改革工作动态》、陕西省公安厅《陕西公安简报》先后4次推介安康“破小案、暖民心”经验做法,《人民日报》等媒体也多次进行了深度报道。
在2015年全省公众安全感调查中,安康公众安全感达93.69%,公安队伍满意度达85.19%,分别位居陕西省第三和第二,连续四年位居全省前列。
虽然“破小案、暖民心”活动取得了良好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如,一是基层重视还不够,存在上热下凉现象;二是专业队伍匮乏,打击成效有待进一步提升;三是运行机制不畅,“按需上案”得不到保障;四是考核奖惩缺位,工作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
“四小四大四重四用”新举措
“破小案、暖民心”是安康公安机关树立的品牌。全市公安机关要以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为总要求,紧紧抓住公安改革的良好契机,把“破小案、暖民心”活动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和“全警工程”,作为严打“盗抢骗”专项行动的重要抓手,作为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实际行动,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制度创新,完善工作机制,把更多的警力、资源、手段聚焦在打击“盗抢骗”犯罪上,让打击破案成果更多地惠及于民,把“破小案、暖民心”的品牌打造的更响更亮。
把“立小案、勘小案、破小案、防小案”作为基础性工程来抓好。一是立小案。立案是破案的基础。全市各级公安机关要按照《刑法修正案(八)》《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刑法有关条款数额、情节标准的意见》,明确侵财小类立案标准,为刑事立案提供了法律遵循。二是勘小案。现场勘查是侦查破案的前提。要按照“一长四必”的要求,发挥好技术分室作用,加强现场勘查设备器材的配备,加大现勘人员教育培训,强化现勘系统录入应用,“现勘系统”与“执法办案系统”的关联率达到100%,为研判查询、比对串并及移送起诉奠定坚实基础。三是破小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切实提高对破“小案”工作的重视程度,用抓命案的态度、决心、措施、力度抓“小案”,在工作安排、警力部署等方面向“小案”倾斜,同时要解决所队分工协作的问题,使派出所真正成为侦防战斗实体。四是防小案。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把防范工作置于先导性地位来抓。
把“大整合、大侦查、大技术、大协作”作为技术性难关来突破。一是大整合。实践中,主侦部门的信息资源有限,难以高质量、高效率开展信息搜集、情报研判、侦查经营活动,而配侦部门管理资源,但没有破案任务,难以将资源转化为战斗力。要探索建立配侦部门“简政放权”协作机制,简化审批流程,降低服务门槛,增加基层授权级别和数量,将权限向基层实战部门倾斜,协助主侦部门生产更多的“产品”。二是大侦查。按照市公安局“1+X”侦查模式,各县分局要建成全警作战工作平台,建立刑侦部门主导、成员单位合署坐席办公或网上推送协作的多警种、多资源信息研判全警作战机制。制定《安康市公安机关全警作战工作制度》,明确入驻全警作战室各警种人员的工作职责、合成作战范围、操作流程,实行双向考核,落实奖惩制度。三是大技术。“四大技术”是助力侦查破案的“四驾马车”。要盯牢犯罪的最新动态,瞄准科技信息的前沿阵地,加强手段建设,整合资源力量,形成工作合力,提高打击能力。要依托全警作战平台,由“四大技术”业务部门在平台内搭建工位,集中办公,把“大案同步上案、小案按需上案”的要求落到实处,最大限度发挥配侦部门的作用和优势。四是大协作。在公安机关内部协作上,要强化市县两级之间的24小时请求服务,市局专业技术部门要做好夜间数据调取服务,为基层提供有力的技术力量支持。在外部协作上,要以司法体制改革为契机,以反恐防恐工作和打击防范电信网络新型犯罪为突破口,完善协作机制,推进信息共享,实现无缝对接,真正形成打击防范合力。
把“重办案、重追赃、重退赔、重返还”作为惠民性工程来抓实。一是重办案。侦查办案是“破小案”的关键环节,也是“暖民心”的前提和基础。要以打击“盗抢骗”犯罪专项行动“三个上升”为引领,在侦查办案中做到“三快一全”(出警要快、预警布控要快、挂失冻结要快、全面审讯深挖),不断提升侦查办案的质量和效率。二是重追赃。将追赃挽损作为评价公安机关保障民生的重要标准,贯穿侵财案件侦办全过程。三是重退赔。针对当前未成年人犯罪以及跨区域犯罪比较突出,赃物易挥霍、易转移、易藏匿的特点,在坚持快追赃、多渠道追赃的同时,还要加强对涉案嫌疑人监护人及其近亲属的法律宣传教育,责令嫌疑人监护人、动员嫌疑人家人积极退赔,减轻处罚。四是重返还。要建立赃物返还长效机制,把返还赃物作为公安机关办理侵财案件的重要环节。要形成工作合力,对应当返还的涉案物品,办案部门要积极与物价、检察院、法院等部门协作,尽量缩短鉴定、存放、发还时间。要采取集中发还、上门发还、辨认发还等形式,努力减少人民群众损失,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把“用考核倒逼、用战法引领、用机制固化、用宣传鼓舞”作为长效性机制来保障。一是用考核倒逼。全市公安机关要把社会治安满意率、对公安工作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基本标尺,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把人均破案数、人均起诉数、人均返还赃物数作为考核评价单位和个人的重要依据。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康市公安机关“破小案”奖励办法》,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基层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变“要我破小案”为“我要破小案”。二是用战法引领。要牢固树立“信息导侦”“视频导侦”理念,充分运用现勘、指纹、DNA等信息系统,深化“355”工作法实战应用,探索建立数据筛查、情报研判、落地侦查的一体化打击机制,力争形成一批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类案侦查技战法。三是用机制固化。全面总结近年来开展“破小案暖民心”活动经验,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制定《安康公安机关“破小案”工作机制》以及《考核办法》,对组织领导、如实立案、现场必勘、分析研判、分工协作、侦查破案、追赃挽损、激励奖惩做出详尽规定,使《机制》《办法》成为推动和促进“破小案、暖民心”活动的“指挥棒”。四是用宣传鼓舞。要把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结合起来,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立体化、多角度、全方位展示公安机关“破小案暖民心”取得的工作成效,进一步扩大“破小案暖民心”的知晓率和影响力,努力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作者系安康市政协副主席、市长助理,安康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