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法院发布2015年度金融审判系列白皮书
首次发布金融商事审判白皮书英文版
本报讯(记者侯劲松) 日前,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2015年度上海法院金融审判系列白皮书。系列白皮书包括,金融商事审判、刑事审判情况通报,金融理财案件审理情况通报,涉信用卡犯罪刑事审判情况通报以及金融商事、刑事审判十大典型案例等6册。据悉,这已是上海法院连续第8年向社会发布此类白皮书。与此同时,为逐步实现上海金融商事审判的国际化,更好地服务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建设,上海法院首次发布了金融商事审判白皮书英文版。
据了解,2015年,上海法院受理的金融商事案件数量创历年新高,一审共受理88556件,同比上升61.33%。其中,信用卡纠纷继续高速上涨,增幅达113%;融资租赁合同纠纷2593件,是2014年的2.8倍;证券类纠纷增幅高达126%。
在金融刑事审判领域,信用卡类案件位居首位,共1201件,占全市法院金融刑事案件的90.9%,其中以恶意透支型为主的信用卡诈骗案件1076件。造成此类案件高发的原因,与信用卡业务不规范,信用体系不完备,公民法制观念淡薄等诸多因素相关。为此,白皮书建议,发卡银行对信用卡的送达、开通、使用、还款、催收做到全程留痕;严格POS机的设立程序和准入条件,加强监管;加大信用卡网络犯罪、跨境犯罪的监管和查处力度;建立健全银行客户信息登记平台全国联网制度;加强公民法制宣传教育。
针对近年来的“理财热”以及因理财市场制度供给不足、市场交易规则不完善、理财机构运营不规范所导致纠纷频发的情况,上海法院制作了涉金融理财案件专题白皮书。该专题白皮书对2013年至2015年上海法院审理的涉金融理财案件的成因、存在的法律适用相关问题及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判,并从完善制度规则、健全监管体系、强化风险管理和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据介绍,上海法院还通过一系列举措促进金融纠纷多元化解。上海高院与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初步建立了金融消费纠纷诉调对接工作机制;上海市一中院与中国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局签署了《证券期货纠纷多元解决机制合作协议》;上海市二中院与“一行三会”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及金融纠纷调解机构建立了委托调解与协同调解机制。此外,浦东法院、普陀法院与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协同推进保险纠纷诉调对接试点工作。这些纠纷解决机制在运行中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