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问题导向发挥优势特色努力为实际工作服务

王乐泉在听取上海市法学会工作汇报时强调

 

陈冀平出席并讲话 鲍绍坤张鸣起张文显王其江张苏军陈旭出席

  本报讯(记者周頔) 412日,中国法学会会长王乐泉在学会机关听取上海市法学会工作汇报并讲话。他强调,要坚持从国情出发,遵循工作规律,以问题为导向,着力加强地方法学会所属研究会建设和基层法学会建设,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为实际工作服务。

  中国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陈冀平出席并讲话。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鲍绍坤、张鸣起、张文显、王其江、张苏军出席。上海市法学会党组书记、会长陈旭作工作情况汇报。

  陈旭表示,上海市法学会自201311月换届以来,坚持“团结、引领、服务”的方针,加强对中央精神的传达贯彻,努力发挥学术引领作用,把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团结、动员起来,汇聚成推动上海法治建设的合力。工作中,坚持开拓创新精神,坚持夯实基层基础,坚持深化合作,坚持团结奋进,不断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科学性。特别是围绕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司法体制改革、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等问题,积极开展对策研究和应用性研究,努力打造高品质论坛,为推进上海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依据,取得了一定成效。下一步,上海市法学会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中国法学会要求,补齐“短板”,进一步提高法学会工作的整体实力。

  在听取工作情况汇报后,王乐泉对上海市法学会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赞扬。他指出,新一届上海市法学会在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组织法学研究、进行法治宣传、开展法律服务、加强组织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法学会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工作有章法、有特色、有创新、有经验,走在了省级法学会的前列。希望上海市法学会发扬全国司法体制改革首批试点省市精神,紧密联系实际,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王乐泉强调,要以问题为导向,切实加强地方法学会所属研究会建设和基层法学会建设。地方各级法学会和研究会的建立和工作开展是我们推动工作的重要渠道。当前,省区市法学会所属研究会的情况不一,多的有三四十个、少的有十几个。专门研究会的设立要根据工作需要确定。上海市法学会人才荟萃、资源丰富,要把抓好专门研究会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问题导向,勇于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沿问题,面对跨学科、多领域、界限模糊的法学法律问题,打破原有界限,探索建立新的专门研究会,不但要开展中观、微观研究,还要组织开展前瞻性宏观问题研究,切实为大局服务、为实际工作服务。与此同时,要按照组织建立、工作开展的逻辑,进一步加强上海市区县级法学会建设,更好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努力服务地方法治建设。

  陈冀平在讲话时强调,当前,中国法学会和地方各级法学会要认真思考工作定位问题,切实按照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的要求履职尽责、发挥优势、彰显特色。上海市法学会工作基础很好,创造了很多经验。重要的一条,市委市政府对法学会工作十分重视,财政经费支持、编制、办公场所等在全国地方法学会中是不多见的。同时,上海市法学会工作抓得到位,既能照顾到各方,又有每年的工作重点。上海市经济社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离不开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这大有文章可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不是单纯的基础理论,还包括丰富的法治实践。“十三五”时期推进法治政府、法治经济、法治社会建设,基础在基层,工作重点在基层。我们要接地气、务实效,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和工作方式,把基层法学法律工作者组织好、团结好,更好为全面依法治国贡献力量。

  鲍绍坤、张鸣起、张文显、王其江、张苏军分别就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加强法学基础理论与经济社会发展前沿问题研究、增强国际话语权、加强法治宣传、促进成果转化等有关事宜与陈旭一行交换了意见。

  中国法学会有关部室和事业单位负责人李仕春、谷昭民、张所菲、周占华、吕兴焕,上海市法学会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会长林国平和党组成员、秘书长毛坚平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