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两岸四地法律研讨会”聚焦“一带一路”建设法律问题

  本报讯(记者孔令泉 □彭廉坡)2016325日,中国法学会和香港法律论坛、澳门法务局联合在浙江省宁波市举办第八届“两岸四地法律研讨会”。来自两岸四地180余位法律精英聚焦“一带一路”建设法律问题。

  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全国人大常委、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鸣起在研讨会上指出,“一带一路”沿线有60多个国家,中国内地企业对“一带一路”49个国家进行了直接投资。宁波是“一带一路”中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在宁波市研讨“一带一路”法律问题对每位参会者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张鸣起强调,“一带一路”建设离不开法律服务。只有建立在法治基础上,才能实现长期、有序、可持续发展。两岸四地法律界特别是法律服务业可以大有作为,可以通过了解东道国政策法律、文化习俗和合作方基本情况、诚信记录,进行法律风险评估,为跨境投资经贸活动提供指引;可以提出法律意见书,参与项目谈判、合同文件起草审核,通过合同协议规避各种政治法律风险;可以通过代理诉讼和仲裁等方式,协助解决投资贸易纠纷等等。

  张鸣起希望两岸四地法学法律界抓住机遇,加强合作,全面把握内地对外开放新格局,深入研判“一带一路”建设新机遇,积极主动参与到国家发展战略中来,让港澳台地区共享国家改革发展成果。同时也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法律界加强交流合作,携手打造稳定透明、公平公正的“一带一路”投资法治环境,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做出法律人应有的贡献。

  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就“一带一路”建设中两岸四地法律服务优势及合作问题研究、能源环境法律问题研究、知识产权法律问题研究、仲裁与调解研究等四个方面议题开展深入讨论。在内地与台港澳法学法律界近30位专家学者作论文发言时,由两岸四地的法学法律名家主持并点评。

  香港中华能源基金委员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何志平在作专题报告时,全面介绍了“一带一路”战略的伟大历史意义。研讨会上,两岸四地法学法律界还就如何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合作,创新合作新机制,助推“一带一路”建设,以及为四地法律服务业开拓新市场等进行了讨论。

  宁波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市法学会会长余红艺表示,本届盛会在宁波召开,是宁波法学界、法律界的一件大事。希望宁波的法学、法律界人士抓住契机,加强与港澳台地区和内地其他先进城市的学习交流,紧密结合宁波实际,深入开展法学研究,努力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也希望为大家搭建更好的平台和载体,更多地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努力为两岸四地的交流合作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全国政协社法委副主任、香港法律论坛发起人、香港资深大律师廖长城,澳门法务局法律推广及公共关系厅厅长罗静萍,台湾律师公会联合会理事长吴光陆,中央香港中联办法律部部长、香港基本法澳门基本法研究会会长王振民等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开幕式由宁波市委副秘书长、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市法学会常务副会长蒉开波主持。

  来自两岸四地相关机构主管官员以及法学界、律师界主要代表出席研讨会。全国人大常委会港澳基本法委员会研究室巡视员潘小达、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法律司副司长奚俊坚,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副庭长刘敬东、中国法学会能源法研究会会长石少华、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李明德、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吕红兵、香港律师会副会长苏绍聪、香港大律师公会执委兼中国业务发展委员会主席王鸣峰、澳门法务局法制研究及立法统筹厅代厅长张涵、澳门律师公会秘书长石立炘、台湾律师公会联合会秘书长何志扬等出席研讨会。 

  研讨会由宁波市法学会承办,中国法学学术交流中心、北京市法学会、浙江省法学会和中国法学会能源法研究会协办,香港中华能源基金委员会特别合作。  

  据悉,目前内地仅安徽、吉林两省法学会承办过该研讨会。这次是首次在副省级城市举办。上届研讨会于201511月在香港举办。

  过去几年来,研讨会围绕“粤港澳知识产权法律问题的理论探讨和实务操作”“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探讨”“食品安全法治相关法律问题”“食品安全法治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治建设与区际经济合作”“CEPAECFA有关法律问题比较研究”“两岸四地司法制度研究”“一带一路法律问题研究”等专题展开了深入研讨。研讨会报告得到了中央的高度重视,多次受到中央领导的批示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