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公堂对司法公正的诠释

  古代县衙,当人们一进衙门公堂,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官员身后的那幅“海水朝日”图,民间把它叫做“日出东方”图。这幅图多被视为劝诫官员应“清如海水,明似朝日”。画面中采用传统中国画写意而非写实的风格,颇有文人画的技法,脱略形似,强调神韵,很重视画中意境的渲染。钱穆先生认为中国文化之特殊精神,在其偏重于道德精神之一端。“海水朝日”图也有着深刻的道德教谕。小民进入公堂的主要目的是打官司,打官司必定意味着要掀起波澜,平静的生活将被诉讼所改变。这幅“海水朝日”图就描绘出了日出东海之时,光芒四射,冲破一切黑暗和狂暴的景象。它除了在告诫官员要洞悉千变万化的世界,使小民生活重归于平静,为治下百姓带来光明之外,还殷切地希望通过公堂的裁断,为天子带来海晏河清的政局。以青绿或黄青作为海天的主色调,也正是“青天”的象征色。

  以始建于元代的河南省内乡县的官衙为例,公堂上除了“海水朝日”图外,还挂有一块“明镜高悬”匾。“头顶三尺有神明”,象征神灵照耀的高悬明镜,最初作为祭祀之用,有驱赶魑魅魍魉的功能,也能照鉴人邪恶良善之内心,是官员明察秋毫的重要道具。公堂门前还挂有一副楹联,写道:“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正对着县太爷的是放在公堂庭院的一块“戒石”,上刻“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十六个字,时刻提醒县太爷不能愚弄百姓,否则天理昭彰,善恶明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