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公安厅通报2015年全省打击环境污染犯罪十大典型案例

查处首起污染环境致人死亡案件

  在河北省公安厅通报的十起典型案例中,多为非法排放有毒物质和超标排放污染环境,涉及非法转移、倾倒、处置危险废物的有5起,其中两起为跨省的重大污染环境案件,分别倾倒废液3400余吨、处置危险废物1000余吨,规模程度和危害程度均为罕见。记者发现,这类案件一般涉及化工、制药、造纸、纺织、制革、污水处理等六类行业,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点,暴露出一批环境污染重点区域。

 

  229日,河北省公安厅通报了2015年全省打击环境污染犯罪十大典型案例,保定蠡县重大污染环境致人死亡、衡水武邑县一加工厂将生产废液直接排入厂区渗坑、东光县某铝业有限公司将含有重金属的生产废水直接排放到城市污水管网中……这一起起环境污染案件触目惊心。

  据介绍,2015518日,保定市蠡县某停车场墙外一饭店店主李某,在饭店厨房被下水道气味熏倒,经抢救无效死亡。保定市公安局立案侦查发现,该停车场经营者李某忠通过中间人与不法团伙勾结,非法倾倒工业废液从中获利,犯罪嫌疑人倾倒废液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将李某熏倒致死。这也是河北省首起污染环境致人死亡案件。

  通过5个多月的调查走访,河北省“2015利剑斩污”行动专案组打掉了涉及石家庄、沧州、廊坊及北京等地的两个污染环境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27名,涉及企业20家,查实非法倾倒犯罪事实102次,非法倾倒废酸、废碱3400余吨。

  2015911日,唐山市公安局丰润分局根据群众举报线索,将正在丰润区紫草坞村北沙坑旁倾倒、掩埋带有刺鼻味道红色颗粒物的犯罪嫌疑人当场抓获。丰润分局迅速确定该暗红色颗粒物为江苏某药业公司产生的危险废物,随即进行立案侦查。

  现已查明,江苏某危险废物产生企业人员与山东危险废物处置企业人员通过不法中间人,跨省实施非法转移、处置危险废物违法犯罪活动。目前,唐山市公安机关已抓获江苏、山东籍犯罪嫌疑人4名,涉及违法违规企业3家,查实非法转移、处置危险废物1000余吨。

  河北省公安厅环境安全保卫总队总队长闫泽利向媒体介绍,当前环境污染犯罪已经从黑窝点、小作坊转向具有一定规模的涉嫌非法排污的合法企业,从因果关系简单的小案件转向跨区域集团性案件,从一厂一企拓展到污染严重的重点地区和流域。更有甚者,废物生产企业、倾倒者、不法中间人之间形成了一条灰色利益链条,非法倾倒处置规模不断增大。

  另外,辛集市李某行等人先后两次拉运废酸共60余吨,倾倒至辛集市辛深排干渠内;邢台市广宗县某化工有限公司负责人将蒸馏残渣交由没有处置资质的犯罪嫌疑人陈某品非法倾倒处置,致使238桶共计53吨蒸馏残渣对环境造成危害;衡水市武邑县犯罪嫌疑人彭某奇等人非法转移、处置危险废物420余桶,共计80余吨;犯罪嫌疑人郑某水、杜某刚、赵某达在衡水市共同经营某金属表面处理有限公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镀锌废水排入污水沉淀池汇总后,流入污水处理池内,重金属锌含量严重超标;犯罪嫌疑人朱某军、朱某民、朱某明在承德市平泉县南五十家子镇建厂冶炼铜土,该厂将生产废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至厂外某河道内,造成严重污染;犯罪嫌疑人辛某军承包保定市阜平县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一处金矿,利用氰化物采取无任何防渗措施收集池的方式提取黄金,选金过程中产生的污水直接排放到金洞及洞外沟槽和土坑内,严重污染环境等6起非法倾倒废物案件也令人触目惊心。

  在河北省公安厅通报的十起典型案例中,多为非法排放有毒物质和超标排放污染环境,涉及非法转移、倾倒、处置危险废物的有5起,其中两起为跨省的重大污染环境案件,分别倾倒废液3400余吨、处置危险废物1000余吨,规模程度和危害程度均为罕见。记者发现,这类案件一般涉及化工、制药、造纸、纺织、制革、污水处理等6类行业,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点,暴露出一批环境污染重点区域。

  对于这类非法排污案件,河北各地公安、环保部门与各级环保部门密切配合,共联勤联动16478,检查涉污企业20091家,关停取缔非法排污企业2674家,责令整改2532,限期治理1637家,消除了大批环境安全隐患。此次通报的十起典型案件中,有多起均为环保监察部门移送公安机关处理的。

  据统计,2015年河北省公安机关共立案侦办环境污染案件1217起、破获1257起、移送起诉494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025人,办理环境污染治安案件2978起,治安拘留3456人,各项主要业务指标继续位居全国前列,“2015利剑斩污”专项行动圆满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