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政法“任务清单”
打击防范恐怖主义,维护金融安全、网络安全,社会防控体系建设、警务机制改革……2016年政法工作涉及各个方面。
打击防范恐怖主义,维护金融安全、网络安全,避免宁夏公交车纵火案悲剧再上演,破解司改难题、深入推进警务机制改革……
在2016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这些政法工作被反复提及,大到政法事业长远发展,小到具体案件的办理,会议内容与老百姓人身安全、合法权益密切相关。
取消城市落户“暗门槛”
户口问题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并与城镇居民有同等权利和义务。
1月28日,公安部召开电视电话会,要求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公安部副部长黄明表示,公安机关将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确保到2020年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的目标如期实现。
据了解,公安部将以农村学生升学和参军进入城镇的人口、在城镇就业和居住5年以上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等4类群体为重点,逐一研究落户政策,逐一提出解决方案。以大城市和东部地区城镇为重点地区,积极探索实施分区域分阶段落户。户籍人口占比低的城市,要加快提高户籍人口比重。要突出重点领域,推动有关部门抓紧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将农民的户口变动与“三权”脱钩,调动农民进城落户的积极性。
在户籍制度改革方面,公安部还要求抓紧实施居住证制度,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修订具体实施办法,研究制定管理规则,建立完善信息系统,推进部门信息共享。着力解决无户口人员问题,进一步摸清底数,核实办理。“不管无户口人员问题是哪个年代、什么原因产生的,都要及时办理落户,同时还要健全制度,防止产生新的无户口问题。”
今年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也对户籍改革进行了部署:大中城市需要准确把握城市定位,发挥好企业和市场作用,改变不合理的落户限制,取消“暗门槛”。特大城市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分类落户政策。其中,户籍人口占比很低的城市,要下决心提高户籍人口比重。贯彻实施《居住证暂住条例》,推动建立与居住年限等条件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让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住得下、过得好、有奔头。
深入推进警察管理制度改革
这次会议还指出,今年是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攻坚之年,要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司法公信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会议要求深入推进警务机制改革,提高预防打击犯罪的能力和水平。公安机关要探索建立现代警务运行机制,提高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此外,要按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要求,深化户籍、出入境、边防、消防、交通管理制度改革,推出更多接地气、惠民生的便民利民措施。
孟建柱在讲话时还强调,要深入推进人民警察管理制度改革。要组织开展警务职务、警务技术职务序列改革试点,制定执法勤务警员职务、专业技术职务管理办法及晋升考核办法。实施人民警察招录培养制度改革,落实统一招录,分类招警、特殊招警等改革政策。推动公安编制管理改革,探索建立警力随着警情走的编制动态调整机制。按照总体设计、分步实施的原则,进一步提高人民警察工资收入水平。另外,落实《关于规范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工作的意见》。
当然,只有建设一支忠诚可靠、执法为民、务实进取、公正廉洁的政法队伍,才能不辜负人民厚望。会议特别指出,基层干警工作负荷重,心理压力大,积劳成疾成为牺牲的重要原因。政法机关既要从严治警,又要从优待警,最大限度激发队伍生机活力。要在思想政治上更关心、工作生活上更关爱政法干警,营造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要更加注重科学用警,合理安排干警工作生活,缓解他们的身心压力。
孟建柱在会议上透露,中组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已制定法官助理、检察官助理和书记员职务序列及工资待遇政策,总的考虑是以综合管理类公务员为基本参照系,适当提高职数比例,保障他们的工资收入水平都有一定的提高。“司法辅助人员是司法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强调,要努力使司法辅助人员招得进、留得住、干得好。
发挥各项职能维护社会稳定
中央政法工作会议还提出,2016年重点做好反对暴力恐怖和维护政治安全、金融安全、网络安全、公共安全五大领域风险预警、预控工作。
为此最高法明确:对暴力恐怖犯罪,人民法院依法打击将突出从重从快,保持高压态势。将依法严惩煽动颠覆国家政权、分裂国家等危害国家安全犯罪,切实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继续严厉打击杀人、抢劫、绑架、爆炸等严重暴力犯罪,严厉打击黑恶势力犯罪和盗抢骗、黄赌毒等犯罪,坚决打击严重侵害妇女、儿童权益的犯罪。
对金融安全,在刑事方面,最高法要求各级法院积极参与金融风险专项整治、电信网络领域新型犯罪专项治理行动,依法惩治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涉众型非法集资犯罪,依法惩治危害食品药品、环境污染、电信诈骗等犯罪,维护良好的经济和社会秩序。
在民商事方面,最高法要求各级法院围绕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加强司法应对,依法妥善审理企业破产清算案件,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运用法治手段助力经济转型升级;针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实际,坚持惩治违法犯罪与规范市场行为并重。
针对当前的司法改革工作,孟建柱在讲话中表示,在深圳、沈阳设立最高人民法院第一、第二巡回法庭,在方便当事人诉讼、就地解决纠纷、排除非法干预、提高司法公信力等方面取得良好效果。
他同时指出,要研究适时增设巡回法庭,完善巡回法庭管辖跨行政区划重大行政和民商事案件的相关制度。
2016年,人民法院将继续推进以司法责任制为核心的四项改革试点,严格落实司法责任制改革意见,切实推进审判权力运行机制改革,研究制定法官惩戒办法、审判委员会制度改革意见,配合中央政法委制定错案认定、责任倒查问责、保护司法人员依法履职的意见。
去年,不少地方已经遴选出员额制法官。今年,与之相关的配套制度将进一步制定出台。
健全冤假错案发现报告机制
1月23日召开的全国检察长会议提出,进一步健全和落实冤错案件发现报告、审查指导、督促纠正、依法赔偿机制,健全刑事申诉案件异地审查制度,实事求是、敢于纠错。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在会议上指出,各级检察机关要落实对权利的司法保障、对权力的司法监督要求,全面加强侦查监督工作,强化对侦查活动 中突出违法行为的监督,健全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等制度,加强对刑讯逼供、非法取证的源头预防,提高侦查监督工作法治化、现代化水平。
2015年,最高检适时出台《关于完善人民检察院司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完善司法责任追究程序,规定检察人员承办的案件确认发生冤假错案等情形,一律启动问责机制,密织制度之网防范冤假错案发生。
据了解,2016年,检察机关将持续强化对职务犯罪、金融犯罪、涉黑犯罪“三类罪犯”异地调监、计分考核、立功奖励、病情鉴定等环节的监督,加大刑罚交付执行监督力度,加强和规范羁押必要性审查,加强对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实地检察和巡回检察。进一步完善配套改革措施,抓紧研究制定人财物省级统管具体办法,研究并落实检察人员分类管理下各类人员的保障问题。研究在检察环节如何建立完善认罪认罚从宽处理制度,继续深化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试点,继续推进跨行政区划检察院改革试点。
最高检要求,强化对侦查活动中突出违法行为的监督,增强纠正违法实效。落实社会危险性证明制度,全面细致审查采信证据,规范适用逮捕强制措施。加大对该立不立、不该立乱立、有罪不究、插手经济纠纷等问题的监督纠正力度。健全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等制度,加强对刑讯逼供、非法取证的源头预防,加强刑事司法领域人权保障。